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要闻:一首意境绝美的词,词中有画,词中有情,千古传诵

2022-08-13 09:58:39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渔翁”是我国古诗词中常出现的形象,文人笔下的渔翁,并非反映渔翁生活现实,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体现了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古诗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柳宗元《江雪》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而张志和《渔歌子》则是借渔翁形象表现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乐趣。

渔歌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5、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6、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只见一位老翁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钓鱼,久久不愿离去。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鉴赏

全词描绘出一幅和谐的垂钓画面,色彩鲜艳亮丽。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前白鹭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乐而忘归。景美鱼肥人沉醉,自然不须归,不忍归。这两句写烟波上垂钓。“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这首词以动衬景,白鹭、流水、斜风、细雨动态十足,垂钓的渔翁恬静置身其中,更显一派悠然自得,可谓是词中有画,词中有情,真乃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者】

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