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天天时快讯】亲历者说:党报是城市变迁的最好记录者

2022-09-27 06:59:55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讲述人:原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长 赵知敬

建筑,是城市的记忆和符号。“十大建筑”三次评选,是由《北京日报》参与发起的,首都党报是城市变迁的最好记录者。

改革开放近10年,一批具有上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建筑相继在首都出现,无论其造型、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现代化程度,都有所提升。举办上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评选,能够集中反映改革开放给首都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当时读者积极性极高,每天都有上万张选票寄来,很多读者还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件,用十几麻袋装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世纪90年代首都的建筑更加优良,技术也更先进,有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有的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风采。为了呈现20世纪末首都城市建设的水平,《北京日报》发起了新一轮评选。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众多全球知名建筑师云集北京参与设计施工,大量多姿多彩的建筑作品拔地而起,北京城几乎成了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当时评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很好地推动和促进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宣传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

不同时期的“十大建筑”,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刻画了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

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1958年6月上报中央,大规模建设首都的形势逐渐形成。最终建成的十大工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科技、文化实力。

上世纪80年代评选的建筑带着国门初开的懵懂和稚气,风格开始和国际接轨,反映出北京城逐步走上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参评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都有着较高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在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上,在城市设计和环境的协调上,都有较大进步。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则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获奖的作品有不少是由中外建筑师组成的联合体共同设计,体现了北京开放的胸怀、先进的文化和优秀的设计理念。

如今翻开《北京日报》老报纸对于“十大建筑”评选的报道,每一篇稿子,每一版图片,在当时都是对建设者们的鼓励和期望,在现在又是意义非凡的珍贵影像记忆。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任珊

编辑 实习编辑 高悦

流程编辑 刘伟利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