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春城夜谭|“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小朋友需要教育而非嫌弃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
(相关资料图)
据媒体报道,最近,前往上海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正好遇上带着孩子结伴观展的家庭,于是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随后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有人干脆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
游客:展览可否设准入门槛?
有人认为“低龄孩子并不适合需要观看门槛的博物馆展览”。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场馆里追逐、喧哗、触碰展品......有网友表示曾在浦东美术馆参观艺术家蔡国强的展览时,看到有孩子伸手触碰展品;也有曾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孩子窝在角落里玩平板电脑,还大声喊叫“信号怎么不好”……
近年来,“熊孩子”在博物馆内造成展品破坏的案例并不鲜见。2020年5月,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展品玻璃城堡就因两个小孩翻越展区围栏追逐玩闹时撞到展柜导致损坏。今年1月,湖北武汉一私人博物馆的文物被参加校外冬令营的孩子失手打碎而引发争议。
家长:到博物馆即是学习
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的场所,而人们选择到博物馆、展览馆去,大多也是为了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不恰恰是孩子需要的吗?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而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样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性。或许他们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看不懂历史远久的展品也听不懂讲解员的讲解,但就算是“不看门道看热闹”也能够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这些成长进步的价值不可被低估。
一味隔绝绝不是最佳方案
首先,必须承认,未成年人一些不当行为有可能造成文物损害,这些问题应该正视。
社会发展让公共场合变得更加多元且精致,无论是展馆还是车厢,密闭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常见,未成年人扰乱秩序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包括划损文物、触碰紧急开关等。同时,人们对舒适的公共环境要求也更高,人们越加期望公共空间安静、有序。像过去火车车厢里打牌、聊天、喧嚣一片的景象,人们已经很难忍受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让一些所谓“熊孩子”的新闻被凸显了出来。
但反过来说,这些其实都凸显了对未成年人进行公共行为教育的必要,而不是要把未成年人隔绝在公共场所之外。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把这种公德教育重视起来,进行更加全面且与时俱进的教育。到了博物馆怎么观赏文物、听讲解时如何互动、在高铁上能不能开手机外放等,这些都需要成年人耐心地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在网络上用键盘嘲笑、吐槽。
此外,公共场所也要出台更多的预案,更好地接纳未成年人。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就上海自然博物馆就针对3-6岁儿童及其亲子家庭打造了原创教育品牌“野孩子/YEAH KIDS”,设计“主题参观路线”等活动。其实这就是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减少随意玩闹的可能。
让博物馆与孩子对话而不是对立。我们期待着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而这中间的微妙的平衡,也需要社会、家庭和博物馆等机构共同的探索。
来源:中青评论、澎湃新闻评论、上观新闻、浦东发布、上海自然博物馆、掌上春城
责编:许妍茹
编审:李星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