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头条丨三星堆版“动物世界”又“上新”,这些“神兽”曾真实存在吗?
炎炎酷暑中,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仍不停步。继8月4日猪鼻龙头柱状器成功提取出8号坑后,日前,考古人员在8号坑清理一件铜尊器盖时,在器盖顶部又发现一个“四翼小神兽”,这也是三星堆发现的第一件带翅膀的神兽。这些动物是在古蜀时期是真实存在的吗?如何理解古蜀文明中的动物形象?
(相关资料图)
“猪鼻龙”满鼻铸牙璋造型尤为别致
与大立人、大型神兽等三星堆国宝相比,猪鼻龙形器,圆筒腰身,看上去其貌不扬。出土后,考古专家才进一步确认,原来这只“独角兽”的鼻子周围布满了牙璋,造型尤为特别。
仔细观察,猪鼻龙头部残留一只朝前生长的右耳,额头正中残留一只独角,头颈部分布有鳞片纹,而身部则带有羽翅纹、麒羽纹,均为浅浮雕工艺制成。得益于这些纹饰装点,原本看上去粗犷的猪鼻龙,又多了几分优雅和别致。提取出土后,考古专家又进一步确认,猪鼻龙的整个鼻子,却用牙璋修饰。
▲猪鼻龙头柱状器。(图片来自《华西都市报》)
专家介绍,中国青铜时代,尤其是夏商时期,多地均有牙璋出现,且以实体的玉牙璋为主,三星堆也出土了大量的牙璋。随着考古工作深入,3号坑出土的青铜戴尖帽立人像,以及8号坑大型神兽头部的青铜立人,其裙摆处同样出现了牙璋的形象。再加上猪鼻龙整个鼻子以牙璋来装饰,这一特殊现象,成了古专家解码三星堆牙璋谜团的关键线索。
中空的猪鼻龙形器,厚度只有三毫米左右,尾部有开口,开口两端存在人为留出的钉孔,考古专家据此推测,“猪鼻龙”可能是古蜀人的建筑构件,使用时将圆柱形木柱插入龙身,用铜钉将其固定连接。
▲四翼小神兽。(视频截图)
三星堆出土青铜版“动物世界”
近日出土的四翼小神兽,头部造型比较圆润,类似老虎,还有一口锋利的牙齿,与此前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其他神兽头部造型和口鼻造型都不相同。
同为8号坑发现的神兽,大型立人神兽,是头顶青铜小立人。青铜神坛上的神兽,则是青铜人像骑在神兽身上。最新发现的这只四翼神兽,则展示出它在古蜀人精神世界中发挥的另一项功能。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工作队的赵昊表示,神兽的背上初步来看可能背着一棵神树,树根的部分似乎已经露出来了,这说明神兽可能确实存在多种功能的情况。
▲羽翼镂空青铜鸟。(视频截图)
此外,在8号坑还露出一只羽翼镂空青铜鸟,它与青铜神树上的青铜鸟造型均不相同,是三星堆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只羽翼镂空的青铜鸟。
从三星堆首次发掘开始,动物形文物就并不鲜见。在2020年开始的这轮考古发掘中,再醒惊天下后,三星堆更是陆续“上新”各种动物形文物,包括神似“愤怒的小鸟”中的“陶猪”、神似机器狗的“青铜神兽”等,堪称是三星堆版的“动物世界”。
▲铜神兽。(宜宾市博物院供图)
这只“萌兽”出土于三星堆3号“祭祀坑”坑底,长宽高都是20多厘米。虽然体型不大,但样态逼真。它昂首挺胸,两只前脚着地,后脚呈飞腾状。最让人称奇的是,它的嘴巴很像一个方形的喇叭,形似“机器狗”。
专家:借鉴多种动物形象创造出的想象之物
那么,这些动物是在古蜀时期真实存在的吗?8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认为,这些器物很可能是古蜀人借鉴了多种动物形象创造出的想象之物。
“它不只是一个单独的器物,更重要的是它描绘了一个祭祀场景,代表着三星堆的人对世界的理解。”赵昊说。
▲一度被网友爱称为“机器狗”的青铜神兽。(图片来自《成都商报》)
以“机器狗”神兽为例,著名考古学家、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认为,这尊神兽想要表现的应该是大象。神兽那宽大的足趾,与大象神似;阔方而下垂的大耳,也很接近大象的耳朵。尤其神兽头顶卷曲的“角”,更是极似大象高高举起的长鼻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古蜀文明三星堆的发现太重要,也太神秘,有很多谜团,这个谜团不能靠考古学家自己猜,可以让各个学科都充分发挥能力。”
科研人员通过动物考古分析显示祭祀用牲有黄牛、野猪等。
四川博物院副研究员郭军涛表示,古蜀文化中动物形青铜器,其文化含义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科学、深入地研究,它们可能体现了古蜀人的自然崇拜、宇宙观、宗教意识等。
三星堆还有很多待解之谜,但毫无疑问,三星堆遗址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密切文化联系,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见证了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早期交流互融,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完)
综合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
责任编辑: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