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布袋院士:“创新没有标准答案”
长期致力于有序介孔材料可控合成及应用,赵东元荣膺上海市科技功臣
(资料图)
布袋院士:“创新没有标准答案”
■本报记者 黄海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一间会议室出来,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他要赶到邯郸校区上普通化学。这门课他已连续给本科生上了20年。
2021年11月3日,他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天一大早,他拎着布袋出现在了普通化学课堂上,布袋里装的正是他的获奖证书。下课后他拎着布袋的照片上了热搜。
昨天,这位“布袋院士”获颁“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从0到1”灵感和实验
自称“造孔之人”的赵东元有一个职业习惯,看到别人做出了新的化合物,总是会条件反射地想,能否在上面打孔?“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
此“孔”非一般的孔,它并不是天然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而是通过化学反应“长”出来的,看上去和面粉差不多,是一种直径介于微孔(直径小于2纳米)与大孔(直径大于50纳米)之间的新型材料。一颗小石头,表面积大概几平方厘米,但一克介孔材料,将其铺展开可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介孔材料在大分子催化、生物化学以及纳米组装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基础研究是“从0到1”,意味着突破和创新。2001年前后,整个业界的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灵感一闪,能否发明更软更轻的有机材料,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长达四年多时间里,实验进展“非常缓慢”。“条件和参数不同,化学反应的结果就不同,这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实验出现新问题,赵东元就去看书、与团队成员“头脑风暴”。
2005年,赵东元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文章,原创性提出有机材料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国际学术界在评价这项研究时,不吝称赞之词——“先驱”“里程碑”。至今,赵东元连续十年被列为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在介孔材料领域发表论文及论文的引用率位列世界第一。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采用这一实验方法,共发表54000余篇论文。
“从1到10”成果转化非坦途
有了“1”,“从1到10”则是创新加速,只有完成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
走进化学系陈列室,第一眼看见的就是“FDU”三个字母,赵东元团队一共创造了19种以复旦大学(FDU)命名的功能介孔材料。这些新材料不仅被列入化学试剂手册,还进行了千吨级生产。
近80人的赵东元团队,从事转化工作的就有10人,团队近些年参与成立了4家公司。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非一条“坦途”,为何还要“自找苦吃”?赵东元告诉记者:“化学与衣食住行以及健康息息相关。我现在60岁,如果能把之前的科研成果转化,造福社会,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研究团队来说非常有意义。”
“年轻时我也犹豫过要不要去企业工作。”赵东元告诉记者,那时他刚博士毕业,一番纠结后还是选择了做科研,只因为喜欢化学,它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对于创新,赵东元有自己的思考。“被‘卡脖子’归根结底还是创新不够,需要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创新就是要多提问题,如果无解,说不定是研究的新方向。”赵东元说,创新没有标准答案,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意愿强,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