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全球快消息!评论|交往性是网络文学评价的重要维度

2022-12-27 17:59:39 来源: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何为文学的根本看法。比如,就传统文学而言,我们强调从美学与历史的层面进行评价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认为文学具有艺术性与社会性。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没区别,那么评价体系的构建就是个伪命题。如果两者有区别,那么区别在哪里?只有搞清楚了这种区别,才能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从现实层面来看,则涉及应该赋予网络文学何种文学地位、网络文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人轻视网络文学;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与社会影响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正确定位网络文学,也有利于不断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仍面临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某些评价标准脱离中国网络文学的实际情况。比如,曾有人提出应设立技术性标准,但实际上中国网络文学可以说几乎没有技术性,不仅没有西方电子文学那种媒介技术的运用,而且相比传统文学,写作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几乎人人可写。二是评价标准难以摆脱印刷文化视野,存在一定的“作品中心主义”局限性。三是评价标准并非构建在探讨网络文学根本属性的基础之上,缺乏学理性、逻辑性,一些标准相互之间存在交叉重合。四是某些评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这是当前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最突出的问题所在。

在构建评价标准之前,我们应首先明确网络文学有什么本质属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那么,什么是中国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呢?这需要在与传统文学及西方电子文学的双重比照中理解。在这种比照中,可以发现,中国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在于交往性,交往性让它既不同于传统文学,也不同于西方电子文学。因此,我们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以交往性为基础,将交往性作为重要评价维度。

传统文学主要是个人化的阅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有意识地屏蔽交往性,视创作为个人的心灵独语,追求人性的深度与形式的繁难。传统通俗文学存在一定的交往性,但往往是通过说书、媒介改编等二次传播机制来实现的。网络文学大大强化了交往性,这是一种质变,表现为从印刷文化到数字文化的转型,由此文学的生产、存在样态与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在新媒介兴起后,网络上的文学作品是在人群交往中生产、传播与消费的,这种交往性的性质、频率是与以前大相径庭的。由此,人类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文学行为模式,即文学这一事件总是在交流讨论中进行。交往性也构成了中国网络文学与西方电子文学的区别。西方电子文学强调交互性,这主要是就操作层面而言,即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由于追求媒介技术,它不仅有文学难度,也有技术难度,因此它是一种极为小众的文学,这跟中国网络文学突出的交往性显然有本质不同。

交往性构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本质,它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变革。由于这种交往性,我们不能将网络文学只理解成作品,它还包括了作品之外网友大量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生成的本章说、间帖已经成为文学消费的重要内容。人们不仅阅读作者写的故事,也阅读本章说,这真正让网络文学的生产变成了“维基百科式”的集体生产,同时也让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在本章说不断衍生中的“活文学”。这种交往性深刻地改造了作品,让作品内部数据库化了,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梗、段子或是情节要素。一些网络小说从表面上看是长篇小说,实际上从内部已经被肢解为各种微型化的段落,这正是交往性深入改造文学的结果。既然交往性对网络文学如此重要,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就必须从交往性出发,将交往性当成评价的重要维度。我们不能只停留于作品本身,而要将作品之外的交往活动考虑在内。一部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可能不是很高,但它也许促成了网友之间大量的交往互动,生成了各种精彩的本章说,并产生了正向的社会效果,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可称为优秀之作。为了对这种交往性进行评价,在操作模式上,就不能只是阅读作品本身而作出评价,这是一种“脱网式”的评价。我们应当进行网络民族志的考察,反映该作品交往活动的全部情况及其影响,将作品与作品外的交往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禧玉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