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全球要闻:武义县发现一件告身,它本来是一件普通文物,为何成为重要的国宝

2022-11-06 07:08:59 来源:腾讯网

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境内,曾出现过一件特殊的文物,它是一件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的文物,但是其自身却价值连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2011年3月的一天,金华市武义县公安局的刑侦大队接到报案,称一件丢失的重要文物,现在出现在文物市场,并且还有人在暗中对其四处兜售,如果不加以侦破,恐怕国宝将会流失海外。报案者的身份并不简单,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的武义县博物馆的负责人,是一位国内著名的考古专家。


(相关资料图)

据报案人称,此次被出售的文物,实际上就是本县一座陵墓之内的贵重陪葬品。由于看管不严,导致盗墓者猖獗的挖出盗洞,将古墓中的宝贝一扫而光,并且还进行了违法的售卖活动,简直是不把国法放在眼里。与此同时,考古专家还拿出了一张照片递给警察,称照片上面有文物的样子,请求警方立即根据线索破案,将流失的国宝一并追回。

不得不说,对于警方而言,此案的侦破难度较大,因为其本身的线索少之又少,仅仅凭着一张照片去寻找犯罪嫌疑人,无异于是大海捞针。直至后来,警方才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准备根据照片的来源对其进行追踪探索。不得不说,警察们真的是破案神速,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根据仅有的线索顺藤摸瓜,最终将案犯抓获,而那件被盗走的国宝,也完璧归赵的回归到了博物馆。

此时读者们肯定感到好奇,公安机关花费巨大力气追回的文物,究竟是什么?它的宝贵之处又在哪里?谈到这里,我们就应该说说该文物的详细信息。此次被追回的文物,名为“徐谓礼文书”,是南宋时期的高官徐谓礼亲笔记录下的为官生涯的文书。

徐谓礼是谁?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臣,其家族也是当时最显赫的门庭。“官三代”徐谓礼的父亲徐邦宪家庭,是南宋婺州达人家族,其父徐邦宪是南宋大儒吕祖谦之嫡传弟子、婺学门人,并且再传徐谓礼等子弟。更重要的是,徐家还一直与永康学派领袖、状元陈亮、永康名儒高官林大中、权臣贾似道宰相等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如此显赫家庭中的成员,其手稿中一定存在着许多南宋时期官场的重要信息。

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犯罪嫌疑人交代的供词中,警察们得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就是被追回“徐谓礼文书”,居然卖了整整六年,而且还没有被买家买走。如此一件国宝,为何就没人想买下呢?关于这一点,考古专家做出了解释。考古专家称,徐谓礼文书本身就具有稀缺性,因为在之前的考古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此类纸质文书,故此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没人愿意花高价购买此物,毕竟谁也不想为此“打眼”,让同行们笑话。

谈到这里,我们也应该说说徐谓礼文书本身为何能成为国之重宝?其实总共有三点原因:

首先,徐谓礼文书中的内容十分珍贵,其内文字大量的描绘了徐谓礼一生的宦海沉浮,作为“官二代”,其一生仕宦的“形迹图”是极有价值的。据史书记载称,徐谓礼本人一生从政30多年,从九品的承务郎一直做到从六品的朝散大夫,中间经历了13个官位的阶梯。也就是说,徐谓礼每一段为官的经历,都能自上而下的揭露南宋官场的众生百态,更能映射出其一生的心路历程。

接着来看,徐谓礼文书内展现的人事任免程序十分完整,几乎以一种特别完美的方式,体现了南宋官制运作的基本面,基本格式和官员任命、审批的基本流程,为后续考古学家研究南宋历史提供诸多侧面的佐证。

最后一点是,徐谓礼文书共有17长卷,分为告身(2卷10道)、敕黄(1卷11道)、印纸三种类型,全文共有4万余字,数量最多的就是印纸,合计80则,共13卷。根据科学的考证来看,此类印纸并未在考古中真实出土过,它似乎只记载于各类史书中,如同传说中的“神纸”一般,而徐谓礼文书的出现,就活生生的将此类印纸呈现于世人面前,再一次证明了南宋时期造纸工艺的登峰造极。

由此而言,我们也能发现,其实文物的出土,不论地方大小,也不论墓主的身份高低,一旦既有研究价值,又有文物价值,便可以成为一级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正是如此。

参考资料:《文物故事》 李群著 苏州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