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丨敦煌画院30余年首次出书,曝光6位神秘人,美绝了!
世上的一些美,
(资料图)
我们尚来不及看一眼,
便要湮没于黄沙中···
为敦煌壁画“续命”
不久前,
敦煌壁画登上热搜。
任谁看后都忍不住心疼:
敦煌壁画正逐渐脆弱“如酥团 ”
开门声大点都会掉落···
守护敦煌壁画真的太难了!
与人斗完,与天斗,
或许你还不知道,
我们今天能看到部分敦煌珍宝有多幸运···
自1889年
一个名叫鲍威尔的英国大尉
在废佛塔中发现“珍宝”以来,
消息在欧洲乃至世界不胫而走,
此后各国纷纷打着“考察队”的旗号,
疯狂攫取洞窟中的珍宝。
敦煌盗宝人 法国的伯希和正在挑选珍宝
众多珍贵的经卷、壁画、文物
甚至佛头被割下来,
成船成船地掠夺盗取至海外···
驼队成批地将文物珍宝运走
它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
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地的博物馆
唯独中国所剩寥寥无几,
令人痛心!
季羡林说: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陈寅恪悲愤地说: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敦煌莫高窟第57窟
时至今日,
大多数敦煌文物珍宝依旧流落海外,
敦煌壁画因盗贼们当年“剥离”困难,
侥幸留存大半。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剥离了唐代精品壁画26块
被剥离的敦煌壁画残痕
只是,
即便留存下来的敦煌壁画,
如今也正一点点消失。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
敦煌壁画年老多病,
逐渐变得“像酥团一样”。
这话并不夸张。
经历了千年风雨,
敦煌壁画如今已垂垂老矣,异常脆弱。
敦煌莫高窟第322窟
敦煌莫高窟第322窟
而洞窟内的壁画,
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又非常高。
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
连同空气渗透率的变化,
都会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
敦煌莫高窟第322窟
敦煌莫高窟第61窟
有幸去过莫高窟的朋友应该知道,莫高窟每天的门票,需要提前预约,限制人数,超量便不得进入,全程不许拍照、不许录像,买门票也只能看到12个洞窟。
可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敦煌壁画慢慢消亡。若干年后,壁画中经典的飞天、九色鹿等画面,恐怕也只能留存于我们的记忆中。
九色鹿壁画局部
扎根大漠近60年,守护敦煌壁画的樊锦诗也说:
“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损毁。”
世上的一些美,我们尚来不及看一眼,便要湮没于黄沙中···
庆幸的是,在祖国大西北的一个角落,有一群“神秘的人”,还在默默坚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敦煌壁画临摹人。
他们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终生以临摹敦煌壁画为使命。
他们为名?很多人画了一生,你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们为利?“困难的时候,几个月甚至一年才领到一点薪水,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那他们图什么?他们图的是为敦煌壁画“续命”。
上千年来,时间、风沙、气候或人为破坏等种种因素,导致敦煌壁画不断剥落和损坏,这几乎是不可逆的过程···
你可能不知道:依靠经验丰富的专业画师高超的临摹技艺,几乎是延续敦煌壁画生命的唯一方式。
因此他们自嘲“除了吃饭,就是画画”。他们不敢停下来,更不忍心停下来,因为“有那么多洞窟等着我们呢”
只有被看到,留下来,技法被传承,敦煌壁画才能继续“活”下去。
正是这种信念,80年来支撑李丁陇、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等一代代敦煌壁画临摹者,在艰难的条件下苦苦坚持。
如今敦煌画院的老师以及敦煌文化的爱好者,接过前辈的衣钵,依旧默默坚守,静心临摹。
为了让更多国人感受敦煌之美,
也为了让敦煌壁画临摹人
这一“神秘群体”走入大众视野。
敦煌画院组建30年来首次出书:
《敦煌如是绘》
将精心打磨多年的泥本摹绘壁画
一次性展示给读者。
包含敦煌画院重彩研究室主任
敦煌画院副院长
敦煌画院现任院长
敦煌画院研修中心主任
敦煌文化爱好者
等6位临摹人临摹的:
不开放洞窟中的61幅画作
特窟中的7幅画作
全书104幅高清画作
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
策划编辑老师都忍不住感叹:
这是我从业生涯以来
做过的Z美的一本书!
书中收录的敦煌及榆林壁画,都是珍品中的臻品,瑰宝中的至宝。
既有众生、神将、飞天、九色鹿、妙音鸟等构成的奇幻世界,也有乐舞、饮宴、耕种、杂耍等人间百态,还有玄奘取经、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
以及虎纹、团龙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
除了纯粹的审美体验之外,每幅壁画都配以文字解读,带我们进入创作的历史背景——解析画面细节与艺术特色,教我们如何进行壁画鉴赏,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看到敦煌特窟中的绝美艺术。
《曹议金家族女供养人》
比如这幅画中,众位女性身材大小不一,这不代表她们真实身高,而是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地位、辈分越高的人被画得越大。
除了衣着华丽,这些贵妇的面部都贴有众多花靥,正是《木兰辞》里“对镜贴花黄”的花黄,这幅画里描绘的正是五代时期的贵妇在效仿唐代后妃的精致妆容。
还有《莲花三兔藻井》,莲花中心是经典的三兔共耳,三只追逐奔跑的兔子。
它画里有话:虽然我们每个只有一只耳朵,但三个在一起就完美了。
《莲花三兔藻井》
敦煌,
是一味医治心病的良药
在《敦煌如是绘》一书中,除了大量精美却未公开敦煌临摹壁画、围绕画作画中有话的哲理解读。
最吸引小编的还有:6位敦煌壁画临摹者在文中接受访谈时,真诚且私密的分享令人深思。
敦煌画院副院长在被问到“您临摹过最困难的一幅画是哪一幅?”时回答:
认真去临摹时,每一幅都困难。但是因为喜欢,看到就会满心激动,所以也从没有觉得困难。
敦煌画院现任院长宋灵老师在被问到“敦煌壁画中您最喜欢的形象?”时回答:
九色鹿。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它都是泰然自若的姿态,即便刀枪加身,它还是那样不卑不亢地站着,那样从容,震撼人心!
敦煌文化爱好者萧颖,在被问到“临摹壁画,对您自身有何改变?”时回答:
改变很大,我生性比较活泼,对喜怒哀乐不加掩饰。做临摹之后,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静,越来越谦卑。看到古人的作品越多、临摹得越多,人就变得越来越接近于大地,会包容更多的东西,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择一事,终一生”,余生我就干这一件事了。
总而言之,敦煌,是一味医治心病的良药。
当我们向外追逐物质,总是希望更多更好的时候,却发现欲望总不能得到满足。当整个时代越跑越快的时候,我们慌张忙乱的内心,越来越跟不上欲望膨胀的节奏。
而透过敦煌回望我们的历史,恰恰就是能够治愈心病的良药。
当我们翻开这本书,时间在这里忽然慢了下来,而只有慢下来,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本义。
读得越久,
你越能感受到它的贴心。
装帧采用特种纸云萱封面,
表现土层纹理,岁月留痕,
仿若亲手触摸千年洞窟。
哑色烫金搭配低调印金,
时间的玫瑰,在手中绽开。
仿佛从大漠中缓缓走来,
浮光跃金,千年一叹。
内文选用“东方书纸”,
东方的故事选用东方的纸,
细腻的展现,温柔的表达,
尽可能还原画作的惊艳效果,
又不失优雅沉稳。
全书专人调色,五色印刷,
精美效果,纤毫毕现。
精巧开本,易于捧读,
平摊览阅,舒适方便。
敦煌画院组建30年来
首次推出《敦煌如是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