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天天视点!这三个字不可以随便对人说《世说新语·文学》99

2022-10-30 17:53:29 来源:腾讯网

99、殷仲文天才宏瞻,而读书不甚广,傅亮叹曰:“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固。”

【译】


(资料图)

殷仲文天资瞩目卓越,而读书不很广博。傅亮感叹道:“如果殷仲文读的书有袁豹一半多,其才华将不逊于班固。”

【笔记】

这几个人都身处东晋末、刘宋初的那段乱世(除了班固),也都不算十分知名(除了班固),所以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

殷仲文,是南蛮校尉殷顗的弟弟,殷仲堪的从弟,桓玄的姐夫。桓玄反叛后,殷仲文从新安太守任上弃郡投奔桓玄,在桓楚政权中担任要职。桓玄的赐九锡诏书就是殷仲文写的。后桓玄败给刘裕,殷仲文回到晋廷,迁东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因谋反罪被诛。

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史书说他博涉经史。做过桓谦的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后,听说傅亮文章写得好,打算让他做秘书郎,还没来得及任命就兵败了。义熙初,傅亮做过丹阳尹孟昶的建威参军,又做过刘毅的抚军记室参军、领军司马。

作为刘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傅亮最重要的业绩是直接助刘裕登上帝位。

420年初,在刘裕已经赐九锡假黄钺,各种建功立业后,想要晋恭帝禅位,但这事儿不能自己开口啊!于是他在宴席上说:自从桓玄篡位,国运已经变了。我平定叛乱,复兴皇室,现在年纪也大了,就想回京城安度晚年。群臣都只知道附和着歌功颂德,只有傅亮明白刘裕的意思。晚上他单独去见刘裕,只说了一句:我现在就去京城。刘裕也不说别的,只问他需要带多少人。然后傅亮就带着几十个人去了京城,见了恭帝,迅速办好了禅位事宜。

当然,位极人臣,受命托孤的傅亮最终于元嘉三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诛杀。

袁豹字士蔚,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祖父袁耽,晋历阳太守,父袁质,琅邪内史。虽然《晋书》里袁氏谱从袁豹的祖父的祖父袁准就开始写了,但五代六个人,一共也就二三百字,可见不算高门。但《晋书》、《宋书》、《南史》都提到他“好学博闻,多览典籍”,做过卫军桓谦的记室参军,丹阳尹孟昶的建威司马,刘毅的抚军谘议参军。后为丹阳尹,太尉长史,义熙九年,卒于官。追封南昌县五等子。

本条故事,《晋书·殷仲文传》算在谢灵运头上:

仲文善属文,为世所重,谢灵运尝云:“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则文才不减班固。”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

虽然谢灵运和上述诸人在仕宦生涯上没有太多交集,但同为士族子弟,谢灵运与殷仲文肯定是认识的。据《宋书》,谢安是袁豹的从外祖父,且袁湛、袁豹两兄弟都被谢安赏识,袁湛的妻子还是谢玄的女儿。所以谢灵运拿二人作比较也很正常。

我觉得这话更像是谢灵运说的。因为早期的傅亮应该不敢说这话,后期的傅亮没必要也没工夫说这话。

这话明褒暗贬,高高在上,很有谢灵运的风格。

“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固。” 乍一听是夸殷仲文聪明,夸袁豹博学,仔细一想其实是说前者读书少,后者天资低。

说这话也不大可能是婉转劝勉殷仲文要多读书,作为桓玄的姐夫,殷仲文应该比谢灵运和傅亮都年长一些。大概就是读殷的文章时发出的感慨吧?

而且,劝人读书是社交的大忌,绝交的妙招。

既然大家都认同博学是一个褒义词,读书是一件好事,那么“多读书”三个字就是在骂人了。你叫我要“多读书”是什么意思?你读书多?我读书少?你高级?我浅薄?我还在某音上学哲学,在某马拉雅上听了一百多万字的中外名著呢?我工作忙、视力差,每天关注国计民生、台海局势、俄乌战争你知不知道?

其实,在工作和学历教育以外,读不读书,读多少书,读什么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就是不读书怎么了?我就喜欢看修仙传、霸总文又怎么了?谁有资格干涉谁呢?

那么我们能对谁堂而皇之地说出“多读书”三个字呢?只能是对自己的孩子了,不管自己读不读书,叫孩子多读点书总是没错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嘛! 所以,我们怎么还可以对其他人说这三个字?这和买桔子有什么区别?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