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讯:评弹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这场评弹雅集带观众走进江南文化
“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云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一段吴侬软语评弹唱腔,将观众思绪带入江南文化的柔情雅致中去。10月29日,“金秋忆江南——评弹雅集”在1925书局举行。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优秀青年文艺家陆锦花、新生代青年演员郑鸣秋以评弹雅集的形式,在书香氛围中演绎评弹艺术中的“秋意浓”,与观众共话秋日里的“醉美江南”。
【资料图】
1925书局里,有上海评弹团的老粉丝,也有小朋友。“江南文化需要更小的一辈的观众来了解。”面对年龄跨度如此之大的观众,高博文十分欣慰。
高博文主持整场雅集
这场评弹雅集共带来《我有一段情》、《秋思》、弹词选曲《书房自叹》、弹词开篇《莺莺拜月》、弹词选回《珍珠塔·出房门进房门》、评弹诗词演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段曲目。
“其中有传统唱腔,也有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唱腔,有‘唱’的部分,也有‘说’、‘噱’的部分。”高博文表示,整场雅集时间不长,他们精心选择了曲目,力图在6段曲目中,让观众欣赏到评弹“说噱弹唱”四种基本技巧。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中,一段吴侬软语的《秦淮景》是点睛之笔。这段《秦淮景》改编于江南地区的小调《无锡景》。雅集上,陆锦花以《我有一段情》开场。这首评弹音乐作品是她根据“无锡景”曲牌改编而来。陆锦花将秦淮风情融入苏州评弹,并对伴奏旋律进行创作,加强了表现力。在演唱方面,以评弹为基础借鉴一些歌曲处理,唱得情深、韵厚、有意境。
陆锦花演唱《我有一段情》
郑鸣秋演唱的《秋思》,则是一首文人雅士创作的弹词作品。1930年代,大量文人雅士参与评弹创作,弹词拥有诸多典雅之作,《秋思》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篇,因其具备词、曲、唱三绝,成为弹词艺术的一朵奇葩。
“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云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秋思》的唱词全部摘自唐诗,句句有来历,由评弹名家周云瑞采用祁调演唱,但又有所创新,并加入戏曲元素,增加了独具特色的“过门”,营造出秋日特有的淡淡愁绪,使老祁调焕发了新生。
郑鸣秋演唱《秋思》
“《秋思》表达的感情,是思念远方友人。”高博文曾在一个流行乐的场合唱过这支曲子,在场无人能听懂吴方言,但一个北京的朋友对他说,“我没听懂你唱什么,但我能听懂你在思念一个人。”生在吴语区之外的人很难听懂吴方言,但高博文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欣赏评弹。观众从唱腔和音乐中,一样可以进入评弹的艺术世界。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高博文一曲《书房自叹》选自中篇评弹《情探》,是“周云瑞调”的经典名篇,描绘了王魁负桂英后心绪彷徨的独自夜叹,唱腔优美且富有江南弹唱音乐的特色音韵,演唱者不拘泥于过门,像过去读书人吟诵一样,由情而发、有感而唱,营造出深秋庭院的萧瑟之感。
《莺莺拜月》选自长篇《西厢记》,是近两年来在新媒体平台走红的网络热门曲目。
“古人非常擅长对着月亮表达情感。”高博文说。陆锦花演唱的这段《莺莺拜月》,是崔莺莺心慕张生以后,在花园中拜月许愿的场景。唱词以红娘视角讲了崔莺莺的心愿。崔莺莺连插两炷香,先是伤心未能为父尽孝,又保佑母亲福寿绵长,待到插上第三炷香,才含羞暗恨父亲已为其许下亲事,希望神灵保佑自己能嫁与所爱之人。红娘在旁看得真切,“小姐是闷葫芦暗诉心头事,谁知已泄两三分,春色由来最难恼人。”
长篇弹词《珍珠塔》是评弹传统书目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作品之一,它唱词雅驯,音韵调匀,叠句多,典故多,文学性很强,因此广受各种文化层次的听众的喜爱。高博文演唱的《出房门进房门》选回讲述官宦小姐陈翠娥因心急相会意中人而几进几出房门的故事,从落下闺房钥匙,到回房整理发丝,再到回房解手洗手,雅俗并济,趣味纷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写月的名篇。在整场雅集最后,高博文以评弹诗词演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收尾。这首诗词演唱评弹演绎古诗词的又一成功范例,将苏轼的《水调歌头》诗词元素融入评弹的曲调中,并以爵士的风格来呈现,既符合现代审美,又颇具古风韵味。
今年8月,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红色文化精神,整合区域资源,深化戏曲文化普及推广,1925书局启动“评弹中的江南文化”项目。此次“金秋忆江南——评弹雅集”为系列活动中的第二期。高博文表示,未来活动将持续举办,“希望更多人从评弹中感受到江南文化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