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主题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小记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落英缤纷、寒意渐浓的金秋时节,重阳节悄然而至。中国古人以“九”为阳,农历的九月初九这天有两个“九”,所以“双九”即为“重阳”,这一天也叫“重阳节”。
值此佳节来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开展了重阳节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资料图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级的小同学们通过观看微课,知道了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还了解了“孝”字的故事:“孝”由“子”和“老”的上半部分组成,从字形来看,孩子背负着老人即为“孝”。深入了解了“孝”的含义,在重阳节当天,同学们纷纷给家里人送上了一份份“暖暖的爱意”。
(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供图,央广网发)
“一缕秋风,百态重阳。”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听过微课中的小博士的讲解后,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辞青、插茱萸、放纸鸢、吃重阳糕……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又有趣!”在节日当天,同学们拿出亲手制作的重阳节贺卡送给家里人,以此感谢亲人的辛勤养育之恩。
(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供图,央广网发)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开展了“我们的重阳”主题实践活动。“登高远眺”“制作植物标本”“安排家庭节日活动”……同学们在金秋时光里,和家人们在一起欢度佳节。
(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供图,央广网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听过东晋诗人陶渊明“白衣送酒”的故事后,不禁悠然神往。历代诗人在重阳节当天吟诗赋词,留下了《采桑子·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诸多传颂后世、经久不衰的妙语华章。除了饮酒、赋诗,重阳当日自然也少不了美味的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美味的“重阳糕”了。
看,这是同学们用超轻黏土制成的各式各样“重阳糕”,很不错吧!
(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供图,央广网发)
“佳节又重阳,无限青山行。”五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重阳之旅”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设计佳节出游方案”“记录植物观察笔记”或者“制作重阳糕点”等活动,通过自主实践与探究,在完成活动任务的体验过程中,感受传统佳节丰厚的文化内涵。
(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供图,央广网发)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自唐代以后,重阳节逐渐发展成为文人雅士赏菊、绘画、吟诗的重要聚会节日。古往今来,有许多以重阳节为题材的作品流传千古。如石涛的《重阳登高图》、徐渭的《墨花九段图》、吴昌硕的《重阳即景》等。六年级的同学们看着微课中呈现的诸多精美画作,仿若置身其中,徜徉在书画艺术的海洋之中,感受到了传统美工技艺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见贤思齐,继古人之神韵,同学们也精心制作了一束束美丽的菊花,以此追思古人。
(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供图,央广网发)
此次重阳节活动,是学校继“品中秋古韵,习中华文化”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之后开展的第二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相较于前一次活动,在形式以及内容方面,都更为丰富多元。多学科的老师们通过设计任务群,增强活动任务的情境性以及活动内容的自主探究性,力争让同学们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充分领略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无穷魅力。(撰稿:殷洪洲;摄影、图片提供:各班班主任及学生家长;视频、图片编辑:贾树诚、王伟、李佳璘、路易、彭磊、吴祎璠、殷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