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天天滚动:续修井陉县晋剧团团史《晋韵陉腔》连载(十四)

2022-09-26 20:01:18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井陉晋剧团


(资料图片)

60年的坚守与创新

◇刘艳惠 高靖华

2012年5月8日 , 井陉晋剧团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华诞,这个石家庄地区目前唯一的一个集体制管理的县剧团,自1952年建团以来,历经几次起落 , 60年来薪火不断,坚持至今。60年来,井陉晋剧团足迹遍布冀、晋、陕、蒙四省的60个县区,累计上演剧目270余个,演出3万余场,培养各类演职人员700余名,被誉为“太行山一枝花”。2010年,井陉晋剧团顺利改制为井陉晋剧团有限公司,同年,井陉晋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走自己的路,育自己的人,唱自己的戏”是井陉晋剧团一直秉承的理念, 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他们自创新剧目,引进新内容,吸纳其他传统戏剧的特点,在基层剧团一个个自消自灭,城市一些剧团也叫苦连天、举步维艰的情况下, 这个剧团却靠着演出,不仅维持了剧团演员的基本工资,还为全团人员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各种福利待遇也都得到解决。

这个剧团,是如何闯过生存危机并不断发展繁荣下来的 ? 这才是最值得研究的事情。

一年超500场演出

和60年的坚守

井陉晋剧团曾面临过几次大的动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戏曲行业状态低迷导致的市场萎缩,到新世纪体制改革、资金短缺导致的人才流失……最少的时候,剧团只留下了35个人,想唱台大戏都找不全演员,但是对晋剧的热爱让留下来的人始终不肯放弃,他们想尽办法生存。“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演什么,团里每个演员几乎都是多面手,我们的演员不仅能唱戏,还能歌善舞。剧团团长尹海军自豪中带着辛酸和无奈。

坚持为老百姓演出,往最基层的地方去,既是他们的责任,也成为他们的生存途径。他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坚定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足迹遍布京、冀、晋三省市的60个县区,真正做到了把戏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炕头上。

“演员们很辛苦,几乎常年都在外演出。”尹海军说,多少年来,剧团一直到基层演出,节假日都很少休息,因为资金和人手紧张,演出时,搬运、 布置舞台等工作全部由团里演职员负责,这样的坚守,一直延续了60年。凭着精湛的演技、良好的口碑,现在团里的演出越来越红火,市场越来越宽阔,井陉晋剧团的足迹也遍及山西、河北,每年演出500多场。

“能够坚守下来的,都是对晋剧有着无限热爱的人。现在团里的演职员70余名,而夫妻就有15对。”正是这样的相互扶持,才使晋剧团虽然经历了几次冲击,却能够坚持和发展。现在尹海军热衷给团里的年轻演员们创造机会希望通过他的牵线搭桥能够成就姻缘让演员们能够安心留在团里。

创新思路盘活市场

在山西阳泉、太原及晋中、吕梁一带,井陉晋剧团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是当地百姓心中的明星剧团。一个外省县级剧团如何能在晋剧之乡打开局面站稳脚跟、闯出名气呢 ? 尹海军不无骄傲地说:“那是因为我们的演员阵容强 , 演出剧目新。

为了生存,剧团一直没有放松剧目的创新,由于主要的演出市场在山西为了让山西的观众爱看,他们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中的武戏成份,为了让河北的观众爱看,他们不仅保留了晋剧的精华,还将晋剧中独一无二的内容提炼升华。

为使剧目永葆生机和活力,他们坚持自创和继承相结合,自编自导自演,积极打造舞台精品剧目。60年来累计为上演传统剧目270余个,自编自导自演舞剧目36个。先后有《杨业归宋》等16个剧目被山西金镭音像公司录制光盘发行,《八义图》等10部大戏被省非遗中出心录制保存,自创剧目《火 烧庆功楼》连三本、《血染金殿》、《血战金沙滩》和《井陉口》等一大批经典剧目,在省市获奖并在省市电视台播放,久演不衰,成为有剧团的打炮戏和保留剧目。

2004年,井陉晋剧团顺应时代潮样流,找准市场定位,成功与中国吉运集团联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12年,改制后的井陉晋剧团有限公司与国昇文化传播公司签下合同,计划拆掉旧的宿舍办公楼,在原址建起栋22层的大楼,新楼将建成一个集排练演出、演艺培训、文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晋剧艺术中心。他们还计划开办一所三年制的戏曲学校,并创作一 批反映井陉县地域文化的舞台精品剧目,以大力开拓演出市场。

(作者系《井陉信息报》记者,此文发表于2012年5月《井陉信息报》)

编辑 | 张海刚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