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讯!苏轼最“悲凉”的一首词,字字苍凉,句句凄然,哀伤至极!
谈及苏轼,大家皆不陌生。他是北宋时期最伟大的文人。他不仅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而且在散文和书画方面也多有建树。
其中大家最熟知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名作,均出自苏轼笔下。
(相关资料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州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时期不可多得的文人全才。但一生坎坷,尤其是乌台诗案给其造成了很大影响,多次遭受贬谪。
也正因为贬谪的哲思,和行万里路的见闻,让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有了更多、更广泛的诗词创作。其中一首最悲凉的《西江月》,也是出自贬谪时期。
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从词句间,我们也能读出苏轼的这首词作于中秋之夜。与另外一首名作《水调歌头》描写的中秋之情略有相同。但《西江月》情绪更加落寞,意境更加悲凉。
据学者考证,这首词应该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词作开篇,“世事一场大梦”就能看出苏轼心态之悲凉。“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即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抽象意义的认识。
“人生几度新凉”中的“新凉”也有两层含义,一指的是又一个秋天的来临,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也可以看做是诗人对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的慨叹。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
取过镜子,看见两鬓爬满了白发,“人生何处得秋霜?”苏轼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这种凄凉之感,让我们读来感同身受。
词的下阙主要描写苏轼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
“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
而“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两句,“中秋”点出了作词的时间,用中秋的宴乐更映衬了哀伤的悲哀;“北望”点出了作词的主旨。
“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古今词话》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而胡仔认为其中的北望,描写的是“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
据记载这首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可见词作末句的北望,慨叹更多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与《水调歌头》一样,都是中秋节之夜的慨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