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讯!秋分|恰今日、平分秋色。
中式
君语
+
(资料图)
秋分,八月中。秋分至,还有四十五天就要入冬了,日月跳丸,光阴掷人。
春分与秋分都是昼夜平分,春分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而秋分阴在正东,阳在正西。秋分之后,阴气越来越占上风,雷收声,燕飞走,夜越来越长,秋水蹉跎逐渐凝滞。
图|然也10
秋在四时中对应五行中的金,故人们也将秋天称为金秋,清代紫静仪《秋分日忆用济》写"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便是"金气秋分"之象。
图|danny_wuminhao
秋分 · 三候
初候,雷始收声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而万物随入也。春分“雷乃发声”,预示万物开始复苏,到了秋分,震天的雷声藏入地下,万物随之萧条。
二候,蛰虫坯户
淘瓦之泥曰坯,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蛰虫在感到寒意后,开始建造自己避寒的小家,以备严冬的到来。
图|南茜笔记
三候,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
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秋分 · 秋海棠
秋海棠本是随处生长贫贱之草花,明清文人称它如怀才不遇女子含泪之花,故称为"断肠花"。
"薄罗初试怯风凄,小样红妆著雨低",明清时代大约没有鲜红、鲜黄的秋海棠。李渔说秋海棠比春花更媚,春日海棠则可关注中式精致生活公众号查看。
秋分 · 秋烟
仲秋时节,秋阴重,除了秋花,晨暮还有秋烟,便是卢照邻的"长薄秋烟起"。岑参写此时的云烟关系用"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李群玉写烟中之松用"数粒秋烟二尺鳞"。待再冷些,秋烟更浓,就是姜夔所写"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了。
秋分 · 橘黄蟹肥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秋光净无迹,莲凋锦云红。
到了仲秋,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秋转瞬过半,槐柯减绿荫之后,雁声风处断,柿叶添红景。
图|晨昕5005
秋分 · 焚香拜月
“春祭日,秋祭月。”,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场所则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唐人陆德明在为《周礼》“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释文中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
古人赏月之会,不以贫富,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与今人一样日常迷信。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
残荷绕门,艳尚竟亩,
丛桂碍屋,香能及邻。
庭多杂花,星缀秋色,
时见瘦蝶,亦宜凉蛩。
若夫凭高瞩遐,延旷挹秀,
落日衔岭,则群峰流妍,
炊烟出城,则远树断碧。
夫一年之景,惟秋最清,
一日之致,至晚愈媚。
我辈多情,秋士善感,
触物斯引,倚声乃歌。
圖丨阿ho圆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