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快看: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如何想象中国?

2022-09-22 16:00:26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1877年,英国人哈里·亨特在《在伦敦和各殖民地的流行娱乐:曼哈顿滑稽戏》中虚构了一个故事,描述了一个“黑鬼”形象。

黑鬼这个词当然带有典型的种族歧视,但这个故事有着值得探究的一面:主角黑鬼无法改变自己的外貌,也就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资料图)

后来,黑鬼来到中国,想要变得美丽。“他把皮肤染成黄色,并试图长出辫子。然而,由于他那扭结的头发,辫子不会长出来”,后来,“黑鬼”被逮捕,“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让他的辫子长起来,然后被处决。”

在这个故事里,英国人所理解东亚文化显然是刻板的,尤其是刑罚。同时,它假定了中国对种族统一性的极端倾向,这显然也是错误的。

不过,如果从一个寓言的角度来看,英国教授罗斯·福曼认为“这种刑罚确实适合这种罪行:‘黑鬼’因无法接受自己的地位来追求自己的命运;他必须为抛弃他的主人、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和他年迈的父亲而受到惩罚。”

这个故事最耐人寻味之处,是“黑鬼”在中国遇到的难题不是皮肤,而是头发。很显然,“到了1900年,辫子在英国已经成为中国人身份的象征,并成为一种种族标志。”但与此同时,这个故事里的中国还包含了文明社会的所有特征——“监狱、法官、公众舆论,可接受的服装标准等——因此在东方形成了另一个西方。”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热衷在戏剧和歌曲中创造一个中国,当然,这种创造充满了误解与成见。

罗斯·福曼在《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缠绕的帝国》中写道:

“考虑到哑剧的融合本质——具体的和当地的典故和次要情节被添加到一个普通的喜剧情节中——难怪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关于中国的闹剧借鉴了哑剧的传统,共享了一个标准的意象体。这些共同的喜剧剧目,使它们以一种类别的方式被认知,要求观众了解很少或根本不需要知道有关中国的历史或文化知识。相反,某些公式化的情节在所有剧目中反复出现。这些情节包括:盗窃珠宝和传家宝的故事,通常是由一个仆人从一尊华丽的宗教塑像中偷走的;又或是中国古怪法律引发的奇闻,尤其是那些关于婚姻方面的故事。”

在婚姻方面,英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主要集中于包办婚姻,这倒不是误解,而是呈现了当时中国的现实。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题材的戏剧主旨并不是为了讽刺中国,而是在批评英国自己:“在这些作品中,中国被认为施行了对个人权利的践踏,其父权制实际上烘托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问题,讽刺指出当时英国社会自身对婚姻市场和妇女个人权利状况的不安。”

在这些戏剧中,英国人尝试通过自己设定的解决方案,展示维多利亚时期孝道和自由恋爱之间的斗争。

有趣的是国籍的转换。大多数时候,是中国人被英国社会同化,但也有一些戏剧,英国人会被中国社会同化。这种同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化,而是一种模糊的思考。罗斯·福曼写道,这表明了“在大众话语中,前达尔文主义的种族思想非但不固定,而且也不会令人感到良心不安。”

这种思考在20世纪之交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化,这显然与义和团运动有关。

1900年末,英国导演塞格尔·米切尔和詹姆斯·凯尼恩制作了一部名为《斩首一名中国义和团员》的短片。《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缠绕的帝国》中写道:

“这部电影描绘了那个夏天席卷中国北方的起义的余波,展示了中国士兵处决一名‘造反者’的场景。士兵伸出手抓住这个男人的辫子,使其绷紧脖子,用长剑砍下他的头。然后,他们把头颅挂在一根杆子上,象征着对参加反洋起义者的严厉惩罚。像詹姆斯·威廉森更广为人知的影片《攻击在华使馆》(1900)一样,《斩首一名中国义和团员》利用电影这项新技术,为媒体强烈关注的此次事件提供了视觉印象,并将那年7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消息传回英国。”

在这部短片里,最关键的的场景是“抓辫子”,很显然,它有着象征性。更重要的是,正如罗斯·福曼所写的那样:

“这次事件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义和团运动象征着帝国主义历史上的转折点。世纪之末并没有导致全球化的结束,而是引发了一个新的社会政治格局。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场起义对非干预主义贸易战略提出了质疑,并强调了在正式殖民地,如印度(那里刚出生的民族主义运动正在演变),以及与这些正式殖民地接壤的地区帝国权威潜在的脆弱本质。在胜利的豪言壮语之下,人们对帝国的总体前景和东亚军事化危险也产生了怀疑。”

《英国研究杂志》认为,这本《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缠绕的帝国》“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在英国帝国自我塑造中的关键作用。”

书名:《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缠绕的帝国》

作者:[美]罗斯·福曼

译者:张涛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定价:72元

简单点说,就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对中国的描述,实际上是一种投射自身的描述。相比其他被殖民的地区,中国并没有被英国人简单描述为落后,古老完整的中国文化被视为可以与现代文明共存的元素,甚至让英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自身的平庸一面。同时,中国的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也被视为一种威胁,因为它代表着广阔市场和可以大量输出的劳动力资源——有人认为,这是古老版、英国版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是一种正确的预言。

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相遇方式并不美好,从鸦片战争开始,这两个古老帝国就缠绕在一起,延续着各种好奇与向往、误解与误判。维多利亚时代,仅仅是一个开始。

图源 |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