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道:河北:镌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因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年来,河北省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整理河北最具代表性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高起点、高标准开展《中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河北卷)编纂工作,为中华民族史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图】
互鉴融通,造就多元一体中华文明
在邯郸市丛台公园,来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邯郸市赵都小学的部分师生正在参加暑期拓展活动。穿过古色古香的大门,一座宏大的青砖高台映入眼帘,这就是武灵丛台,它的顶部平台有一棵国槐,已有近500年树龄,至今枝繁叶茂、茁壮挺拔,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
武灵丛台全景。 王珺浩摄
“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汉人都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行走时异常笨拙,相比之下,胡人的衣服是短衣窄袖,行动便捷,作战时用的骑兵和弓箭灵活性、机动性强,在战场上常常处于主动地位。赵武灵王看到问题所在,决定改穿胡服,并学习骑射。在实施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后,赵国的国力日渐强大,引得其他诸侯国争相效仿。”赵文化专家、长篇章回体小说《赵武灵王》作者庄秋介绍,以轻便敏捷为特色的胡服不仅适应作战的需要,也便于人们的劳作,因而很快从军队传到了民间。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人们不再区分左衽和右衽、胡服和汉服,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创新交融,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吸纳力。
胡服骑射雕塑。 王珺浩摄
“今天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知识,如石狮子的来历,磁州窑瓷片描述的胡服骑射等。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后我会加强历史文化学习,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在参观武灵丛台后,赵都小学学生甘子惠说。
“内外一统”,大小境门“境”不同
站在张家口市大境门广场向南望去,蜿蜒的长城沿着巍峨的山势向东西两端延伸开来。大境门与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雄关,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 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呼,只有此处被称作“门”,相比于防御、封闭的“关”,“门”更体现出一种门户、交往的含义,其背后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
小境门。 刘俊婷摄
清顺治元年,入主中原的清朝在来远堡的长城上豁开个大口子,打开了万里长城上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门。大境门的开通不但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实现融会贯通,也促使张家口完成因武而成、因商而兴的涅盘,张家口自此300年无战事,和谐、交流、融汇成为大境门的主旋律。
在大境门“大好河山照片展”,前来参观的游客们纷纷驻足停留在一幅名为“西境门”的照片前。景区讲解员刘俊婷介绍,西境门开筑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比大境门早了73年。西境门高2.7米,宽1.62米,仅可容一辆牛车通过,既可供长城内外互通有无,又可遏制大量军队入侵。虽然其规模和格局都体现出历史的局限,然而正是这个人称“小境门”的长城之门,使过去作为华夷分界的长城成为一条民族团结的融合线。现存于小境门洞内深0.07米至0.14米的车辙,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证。
冬奥期间,大境门的融合文化和地标意义大放异彩。 刘俊婷摄
北京冬奥会期间,大境门的融合文化和地标意义惊艳世界。如今,围绕“开放融合·大好河山”主题,大境门向广大参观者阐述着大境门长城文化、商贸文化和民族交融文化,积极承担起“北方丝绸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使命。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是多民族聚集地区,燕山南北,长城内外,见证着、创造着、书写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从先秦时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秦汉时的“赵佗和辑百越促统一”,明清时的“大境门内外一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近年来,河北省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高的优势,认真落实国家民委“三项计划”,与京津民族工作部门共同签署《民族地区青少年赴京津冀交流合作协议书》,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两头对接”机制。强化示范引领,培育和涌现出了多个当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王杰、屈冠华、牛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