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全球球精选!《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每次都不相信悟空的话,非要说别人不是妖精?

2022-09-07 20:04:32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方便读者代入。如果你没法代入,便没办法与之共情。不共情,作品便失去了感召力…

一切伟大的作品,看似在写个性,实则在写共性,写那些人灵魂最深处的东西。写我们都有,但需要被唤起的东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唐长老的设定——圣僧,他最大的特点是虔诚。这个品质俯拾皆是吗?不,这恰恰是人世罕见的稀缺物。所以,“僧”前才有一“圣”字!

如果这样一个圣人,再叠加上火眼金睛的buff,那么他便不仅仅是“圣”,而是“神”了!内在品质完美,外在技能完美,这样的人你只能仰望。

仰望会产生膜拜,但不会产生共情,不会产生代入感…

试想一下,妖怪来了,和尚一眼识破,大喊“悟空 快来救为师”,猴子一个跟斗云过来乱棍打死…这个故事,会让你觉得和尚厉害,但不会再有那种遍尝荆棘得大道的感动感。

这就好比面对富一代和富二代,对前者你会尊敬佩服、跃跃欲试,对后者你要么不屑、要么躺平。富一代给你的感觉是近,富二代给你的感觉是远。

而有了bug的唐僧,更接近肉身凡胎的人。要知道,认不出妖怪不是小bug,是可能送命的大bug。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初心不改。圣心犹在,人性加成!这是人人皆可到达的共性。

看到唐僧,你有了想象力:只要心怀善念,哪怕被乱想所迷,总会有守护者带我出迷局,纵使我有缺陷也不打紧。

如果孙悟空没有踏碎凌霄、放肆桀骜、被贬凡尘,而是甘被招安、平步青云、仕途坦荡,你也不会和他共情。

即使写神魔,也还是人的故事。人最深层次的冲突,是想要和得不到,是无能为力和奋力挣扎。

没有表现这一点,便是在写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你能够预判他所有能力,你知道他全知全能,那便失去了代入感。所以,斗战胜佛的故事没人拍,齐天大圣的版本有很多!

另一层,由于这种角色的不完美,削弱了原本顶级高配的光环感,让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更显崇高。

如果取经像如来佛祖压猴子一般简单,那取经本身还有什么看头呢?

我们看的是什么?是命运的冲突,是为达目标排除万难的艰辛,是纵使拥有“阿喀琉斯之踵”却九死不悔的执着!

所以,佛陀流传最广的,是未成佛前舍身饲虎、以肉贸鸽的故事,而不是成佛后法力无边的故事。

这些故事感召我们:即使我没有佛祖那般觉悟,舍身为苍生,但尤可从中汲取向善的力量。佛陀是用凡人肉身树立的榜样,普通人跟上一样能得大道。

这就是代入和共情。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体,我们看故事的时候,其实永远在找自己!

— 梅 子 手 记 —

流浪地球

|

追风筝的人

|

月亮与六便士

川藏

|

桂林

|

韶关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