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每日资讯:铁岭的博物馆中,有三件民国老工具,它们曾经是人人离不开的宝贝

2022-09-01 08:47:33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在辽宁铁岭市的一家博物馆中,陈列着三件特殊的木质工具,它们虽然显得尤为老旧不堪,可是在老人们的心中,却是早年间最不能离开的“宝贝”。一旦离了它们,生活便会产生很多困难。这些宝贝究竟是什么?又为何会被彻底淘汰?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产力的大大提高,无疑让人们的生活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可是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同样不能忘记当年先辈们所经受过的苦难,特别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更希是想尽办法,为生活增添更多的风采。


【资料图】

在辽宁省铁岭市的一座民俗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藏品,相较于其他博物馆而言,该博物馆中并没有出土文物,更没有史前化石,其内所陈列的文物,几乎全部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而且都是民间百姓经常使用的物件,甚至一些已经被淘汰的文物,也都因为它的存在而被保留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一座民俗博物馆中,陈列着三件特殊的文物,它们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却都是同样用途的工具,它们就是绞车、固定车以及行车。从外观上来看,它们的外形都很奇怪,但都是以木架子制作而成的工具,其中两件木制品的底座为“V”字形,另一件底座为正常的方框状。三件工具之上都安装有不同的距架,并且带有各自的形状,甚至还有手摇的机关。此时可能会有读者感到好奇,不了解它们的功能。其实,这三件工具,都是老一辈人用于打绳子的工具。

打绳子就是制作绳子的简称,想必读者们对于绳子实在太熟悉不过了,可是您肯定不知道的是,现在随便就能在五金商店里买到的绳子,却是以前人们的奢侈品。现代绳子多种多样,用途也相当广泛,如用于安全防护的安全绳、捆扎货物的捆扎绳、吊装货物的钢丝绳等等。可是在以前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年代,老百姓若是想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绳子,就必须要找打绳匠进行购买。

打绳匠是当时一种较为普遍的职业,也是特殊年代产生的特殊职业。当时,打绳匠会挑着一个硕大的扁担,扁担上担着许多奇奇怪怪的物件。一般来说,他们都会在农村走街串巷,并寻找一块开阔地进行吆喝,直到村民听到喊声围拢过来之后,就开始了手中的活计。打绳匠先是将一些早已搓好的细绳截取相等的部分,并且依次绑在绞车上,通过手脚并用的方式,将细细的绳子拧成一股,继而形成粗壮的绳子。

当时的绳子材质,多以麻居多,也就是一种植物的茎,将其用水浸泡之后进行梳理,利用植物纤维的强韧性,完成绳子的制作。如此一来,在众多村民的见证之下,靠着几件简单的工具和出色的手艺,一条条麻绳诞生了。于是,不少村民开始争相购买,甚至会进行预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年每个打绳匠都会干到很晚才会收工,并且能编制出30条粗壮的麻绳,收入也十分可观。

相比于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方式有了极大的进步,可是在当时,绳子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物件,一旦缺少绳子,恐怕连生活都难以为继。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在农村居住时,需要在井口边安放吊装水桶的绳子,在用马车拉载庄稼的时候,也需要绳子的捆扎,在放牛放羊的时候,更要用绳子进行牵引,就连院子里的看家狗,也不能少一条绳子作为锁链。不得不说,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绳子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生产的一部分。

机械文明的进步,无疑阻断了原始小农社会的手工业发展,可我们却要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淘汰并不意味着是被完全否定,而是权衡之后的理性结果。由此而言,铁岭民俗博物馆陈列的三件打绳工具,的确能为我们诉说历史,展示不同年代百姓们的生活风貌。

参考资料:《民俗》 姚建群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