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点:祭始祖·扬舜德|关于舜帝,这些你都知道吗?
舜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上古“五帝”之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奠基人。自夏朝以来,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一直是祭祖朝圣之所,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舜帝德传四海,孝闻天下的经典故事相信已为大多数人熟知。但除了闻名天下的德孝始祖,舜帝还有很多尚未展示在大众视线的身份标签。
比如“音乐创作大师”、“服装设计大师”...
(相关资料图)
今天我们一起侃侃
舜帝对音乐所作的一些贡献
以及舜帝和服装设计之间的文化渊源
隐藏的“音乐创作大师”?
帝舜受禅于尧,得尧之琴。
相传舜帝在整理帝喾时期乐谱时制作了《九韶》 《六英》等乐曲。
《九韶》即《韶乐》,又因舜帝发明了萧,用以弹奏,故又称作《萧韶》。
韶乐属天籁之音,是夏商周三代国祭大典的保留曲目,可见其影响力。
按照当下的说法,舜帝可谓是德艺双馨的人民音乐家。
难得的是,舜帝主张音乐育人,主张以乐理育人,将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品格。
如此看来,舜帝还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先驱。
舜帝的另一首代表作名为《南风》。
相传当时南方南方赤日似火,酷暑易旱,百姓疾苦。
恰逢南风乍起,顿解万民焦渴和燥热。
舜帝见此景有感而发,以手中五弦琴弹奏南风之音,故南风又被称作“治世之乐”。
大师背后的“天王粉丝后援团”?
在创作能力以外,舜帝的乐曲还拥有一批跨越时空的强大后援团。
其中不乏帝候将相、文人骚客,最为出名的当属圣人孔子。
孔子在齐国观看《韶乐》时称赞“尽美矣,又尽善也”,以至于使他“三月不知肉味”,为后世留下“尽善尽美”的典故。
孔子在齐观韶图
舜帝身为音乐创作大师,虽不为人知,但贯穿其中的仍然是舜帝心怀天下,德仁待人的内核。
所谓见微知著,闲时不妨听听《九韶》或《南风》。
在远古乐曲中追溯舜德遗风,并借此传承弘扬舜帝留下的优秀文化。
服装设计or 价值体系?
据《尚书》记载,某天舜帝在和群臣商议政务时,提出要在日常服装上加入十二种图案。
这十二种图案被后世称为“十二章纹”,又称“十二章”,分别取六种彩绘于衣服上裳,六种刺绣于衣服下裳。
十二章纹在不同朝代的含义有细微差异,但大体上可分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和黻。
从服装发展来看,黄帝推出的衣裳已经对应天地乾坤,天人合一;
舜帝的十二章纹则蕴含更多德行仁义的内容。仔细考究,十二章纹可从宇宙、国家、做人、做事四个维度展开。
日代表光明
月代表宁静
而星辰广布天宇,具有普济天下、昭示吉凶的寓意。
山是国土的象征
龙是王族男性的图腾
华虫就是雉鸡,具有华美的特性,是早期王族女性的图腾。
山河、男、女是构成国家的三大要素。
宗彝是祭祀用的礼器;藻是水草;火,温暖四周,激情向上。分别代表忠孝、洁净、向上的做人要求。
粉米滋养民众;黼是一把利斧;而黻是唯一的抽象符号,由两个相反的“弓”字构成,分别代表求实务本,执行力强,勇于改正错误的做事态度。
可见,十二章纹不仅用于在服装设计,更是价值体系的表达。
时刻存于身,时时戒于行。
流传千年的 防伪标志?
自舜帝创制以来,十二章纹便一直沿用至袁世凯复辟帝制。
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是古代价值体系的形象表达。
十二章纹加于黄袍,是封建黄泉的象征,也是龙袍最古老的“防伪标志”。
1913年北洋政府设计了中国首面国徽——十二章国徽(又名嘉禾国徽)。
这也是“十二章纹”这一历史悠久的纹样 最后一次代表国家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千年变迁,岁月横流。
十二章纹不仅仅浓缩了古人对自然万象的美学概念,更阐释了舜帝对于德治天下的美好期望,是中华历史的见证者。
来源:九嶷山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