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今日快看!泉州古城新添两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市民休闲又多好去处

2022-12-24 21:48:41 来源:腾讯网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文/图


(相关资料图)

看书、听戏、观展、欣赏非遗表演……近日,泉州鲤城区开元街道新型文化空间、鲤中街道通政社区世遗人家文化复合空间等两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式建成投用,市民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阅读、健身、看表演,家门口感受诗与远方

位于广平仓160号的开元街道新型文化空间,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记者来到现场见到,这是一处看似普通的两层楼建筑,但里头却藏着各式各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第一层,可以看到多功能厅、百姓书房、培训教育室、非遗传习所以及非遗展厅。第二层则有科普活动室、健身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等。

“市民朋友来此处文化空间,可以阅读、健身,还能展示和学习技艺,这里还会不定期举办展览活动,展现泉州非遗风彩,开设沙龙和免费课程等。”开元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次空间的打造,还为百姓书房增加了2000多册藏书,并增配了显示屏、科普宣传等设备,开设了非遗传习所及非遗展厅,使文化空间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诗与远方。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去处,可以看书,可以锻炼,可以看表演,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家住广平仓的居民王阿波说道。

民房改造文化空间,举办各类展览、交流会

随后,记者来到鲤中街道通政社区世遗人家文化复合空间,该处空间位于市区通政巷14号。记者见到,眼前一座三层楼的民房格外吸引人眼球。该空间占地面积虽只有150平方米,但“五脏俱全”,一楼可以看到有书房和茶水间,书房内还设置了书架,图书分类整齐陈列在此,还有沙发可供读者小憩。茶水间有茶几,可以泡茶聊天。二楼是一个展厅,平时若有展览,可以在这里举行,行至三楼,则是一处研学空间,内设有非遗展示区,有木偶、刺绣、花灯等非遗实物展示。

“二楼、三楼将举办各种特色艺术展览、交流,展示陶瓷、茶叶、香道、闽南花灯等非遗项目,表演独具闽南传统特色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节目,为群众打造一个闽南文化休闲综合体品牌项目。”通政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原先这里是一处民房,社区经过改造后,打造成一座集社交、娱乐和研学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文化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具有混合功能、促进良好社会交往、增强古城活力的空间形态,体现了泉州古城的人性、包容、服务及宜居程度。

全市全力推进,营造小而美的空间

“上述两处文化空间皆用人性化的设计、便民的温馨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有温度、有互动、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泉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鲤城区投用的两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只是众多空间中的一个缩影。今年,泉州市在11个县(市、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各选取2个乡镇(街道)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同时在所选取的乡镇(街道)区域内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密度,打造便民文化圈。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可通过社会化合作的方式设立,也可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乡镇(街道)区域内商圈、文化园区、A级景区等区域,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该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编辑:陈悦瑶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