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把荀子终止孟子性善论转为荀子推进性善论到性恶论,实是哭笑不得奇葩事
【资料图】
(乐爱国:设想,如果只是讲性相近习相远,而没有孟子讲性善,中国的学术会不会冷清许多?)
没有孟子讲“性善”高调(公孙丑就亲说孟子论调太高),就不会那么多无聊伪问题。如果真的心性修炼与读书扎实灵通了,就知道孟子讲天命所性仁义礼智而“性善”是纯粹天命信仰(参:思孟程朱是“道统”之正统),根本不需要讨论,同意或不同意即可,越歪曲讨论越无聊!董子以来还“性善”抽象化后造出“性善恶混”论,并再逆造逆推什么荀子“性恶”论,东方奇谈,智商一流。孔子自然不言性善恶,明矣。
荀子的意思是要终止孟子“天命所性有礼义”的“性善”论问题(说所性无礼义,仅材性资朴机能耳,朴材上“性伪合”即材性知能、材性知虑、材性作伪、思虑习伪、血气心知),却被实际亦是“材性资朴”论之董仲舒后的汉儒搞成荀子要推进“性善”论到“性恶”论,实在是哭笑不得的奇葩事,中国思想史千古悲剧,荀况的千古奇冤!
性指与生本有的东西(毫无疑问,孔孟荀董一样),针对孟子高论,荀子说人类所性〇道德(无礼义)≠所性负值道德(负礼义)≠所性正值道德(正礼义),概念逻辑一清理,并老老实实回到荀况基本定义章句及驳论条理,就脑壳清醒了。
要么荀子脑子有问题,要么读者脑子有问题,要么传世章句有问题,三者必有其一!不可能兼对,没有这回事。
(陆建华:性善论等等都是一种说法,丰富了人性论。)
未必是什么丰富之好事,实一般事理上是添乱(康德《逻辑学讲义》说深沉的人对社会一般事理有偏见,但实常人伦理判断更正确)。孟子性善论不是一般哲学或俗人的义理(两回事,名同实差也,内涵不一样),而是天命所性有礼义之心灵信仰的时代时髦之表达(喜用善名,若汉儒喜用恶名对说善名,及言性善恶浑混为通论真理),是孟子他的崇高信仰,是孟子他的天命/天德/天道伦理信念,也是他激愤世道的志气与说辞。
(林桂榛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