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康少易谈秦腔武戏:只有“文张”不见“武驰”(附精彩视频)

2022-12-10 08:03:19 来源:腾讯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戏是中国戏曲不可或缺的一翼。20世纪50年代,秦腔界能挑武戏大梁的演员就有王秉中、李可易、颜春苓、徐抚民、王蔼民、王仲华、解新民等,随之又出现了刘幼民、张启民、李新华、胡辅胜、肖辅兰、张新华等名家。那时,这批武戏高手敢于“一台两锅下”,京剧秦腔同台上演。西安观众不仅没有异议,反而喜闻乐见。当时,演出的剧目有《还我河山》《吕四娘》《三打祝家庄》《大报仇》《关羽之死》《独木关》《杀四门》《一箭仇》《界牌关》《借扇》《泗州城》,还有真刀真枪的带彩京剧《铁公鸡》《搭子沟》等等。至60年代初,又涌现出何尚达、赵胜乐、王素惠、孙明珠、苏德法、孙菊生、赵春生、张全仁、姚武蔚、樊小鱼、江辉、刘国祥、李箴民、薛庆华、闵景华、刘果易、孙利群、伍泽珠、王成安、康少易、任慧中、王侃中、张宁中等武戏名演员。常演的剧目有《长坂坡》《陆文龙》《三打白骨精》《艳阳楼》《盘肠战》《英雄义》《红珠女》《花蝴蝶》《哪吒闹海》《乾元山》《雁荡山》《挑滑车》《无底洞》《七侠五义》《红石岩》《十三妹》《闹龙宫》《闹天官》《战冀州》《四杰村》等,演员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红极一时。更何况当年西安文艺界有艺术大师尚小云坐阵,艺术家王金璐、田中玉等挑梁演出。可想而知,当年西安的文艺景观是何等雄伟壮丽!

惜乎进入80年代后,能挑梁演出大武戏的演员廖廖无几,有的大团几乎半个世纪没有演过武戏,直至90年代以来,武戏几乎绝响于戏曲舞台!此情此景,岂不令人痛心!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像东方文化明珠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就在于它集各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熔歌唱、说书、武术、杂技、体操于一炉,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反映出古往今来复杂纷繁、多姿多彩的社会现象,而武戏在其中更起着“文戏”无法替代的作用。武戏和戏曲绝活,节奏明快,炽烈火爆,观赏性强。有时,它可以冲破不同民族间语言的障碍,就凭那惊人的技艺、精美的造型和炽烈火爆的翻打跌扑在舞台上掀起的狂涛巨浪,就能让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观众都为之震撼、激动,令他们颠倒、疯狂。遗憾的是,现今各戏曲剧团演出的绝大多数剧目只有“文张”,不见“武驰”,好比断了一只手臂的武士一样,残缺得令人目不忍睹。这不能说不是戏曲界的悲哀!这种悲哀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戏曲的艺术质量就要大打折扣,观众渐渐失去全面欣赏戏曲艺术的兴趣,久而久之,恐怕连以表演为主的“文戏”也难以生存了。

康少易康云翔父子合演《罚子都》

戏梦人生·康少易

康少易《秦腔武戏艺术的回顾与思考》节选

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