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环球热闻】遇见孔子|十月朔——开炉送温暖 寒衣寄哀思

2022-10-28 17:56:56 来源:腾讯网

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和十月朔,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资料图片)

十月朔有祭祀先祖、开炉饮酒等传统习俗,在古人眼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祭先祖 送寒衣

“寒衣节”是继“清明”、“中元”以后的又一祭祀节日。我国汉族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在十月朔这天,古人还有为祖先送寒衣的习俗。

孔府档案·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进京朝觐奏对底稿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衍圣公孔繁灏进京晋贺道光帝寿辰。这件底稿是八月初六日道光帝召见询问孔繁灏的对话。在对话中,道光帝问起孔繁灏:“圣林你一年去几回?”孔繁灏便答:“两回。”道光帝又问:“是什么日子?”孔繁灏答说:“是清明十月朔。”这份档案记录从侧面证明了孔子后裔对十月朔日的重视,他们会在这天到孔林祭拜先祖,表达哀思。

遇见孔子

暖炉会 迎新冬

在古代,十月朔也是由秋入冬的标志,与此相关的风俗——开炉作会也就渐渐固定在十月初一并流行起来。在宋代,北方有“暖炉会”,南方有“开炉”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开封十月初一“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

如今我们有着空调、暖气、羽绒服、暖手宝等过冬神器抵御严寒,其实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古人也有着自己过冬的取暖神器,今天不妨跟随孔子博物馆中的文物了解一下古人的过冬攻略。

清錾刻花蝶纹瓜棱形铜手炉

孔子博物馆藏

手炉即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手炉小巧精致,旧时宫廷和民间普遍用它取暖。人们把它捧在手心,藏进袖子,所以手炉又叫捧炉、袖炉、火笼。暖暖的手炉,造型别致精巧,抱在手里再也不会手脚冰凉了。

清乾隆青釉酒令杯

孔子博物馆藏

清乾隆青釉酒令杯,孔府旧藏,高7.7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5厘米。器呈六瓣荷花形,通体施青釉,足底素胎。杯中堆塑一施蓝彩人物立像,右手屈肘平托,底有孔。酒令杯也称公道杯,产生于宋代,饮酒时用于行令,以助酒兴。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屋外天寒地冻,屋内三五知己围炉夜话,饮酒吃茶,这也许就是冬日里温暖而质朴的幸福。

遇见孔子

十月朔日,

人们祭祀先祖,开炉取暖,

把哀思和纪念留在深秋时节,

满载祝福和心愿,

一起去迎接

暖意融融、和乐美美的冬天。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