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全球动态:唐宋黑科技,节能省油灯丨天府文化云讲堂带你领略千年邛窑文化

2022-09-29 19:59:12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1984年,伴随着四川省考古队在十方堂遗址发掘的10000余件邛窑文物正式出土,在历史长河中湮没了一千多年的邛窑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其造型生动、釉色繁多,集彩绘、雕塑、窑变于一身的特点无不令人惊叹,更被誉为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曾一语道破它的珍贵:“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千年邛窑从“销声匿迹”到“重出江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为何被称为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9月29日,由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承办,红星新闻网执行的“天府文化云讲堂”系列活动第三场直播来到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的邛崃市邛窑考古遗址公园,特邀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带领观众“沉浸式”走进邛窑,边走边讲、移步换景,揭开邛窑文化的“神秘面纱”。

沉睡千年 一醒改写历史


(资料图片)

要了解邛窑,首先要从发掘故事讲起。在直播现场,黄晓枫副馆长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上世纪30年代,讲述了邛窑沉睡近千年再度问世的曲折经历。

彼时,邛窑瓷器因被军阀大肆盗掘贩卖而再度为世人所瞩目。此后,遭到严重破坏的邛窑也逐渐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1984年~1989年,四川省考古队率先在现如今十方堂遗址的5号窑包对十方堂遗址和固驿瓦窑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3548平方米,清理了10座窑炉,出土了五万多件器物。

2005年~2014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十方堂遗址1号窑包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保存完好的作坊遗迹和完备的工艺流程全国罕见。至此,邛窑彻底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

5号窑包

1号窑包

黄晓枫介绍,邛窑非某单一窑址之专名,而是邛崃境内多处古瓷窑遗址的总称,它包括了南河十方堂、固驿瓦窑山、西河尖山子、白鹤大渔村及柴山冲、黄鹤、官庄7处古瓷窑遗址。曾经,人们普遍认为湖南长沙铜官窑是中国釉下彩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唐朝彩瓷的故乡。而邛窑隋代高温釉下褐、绿、黑三彩彩绘瓷发现,改写了这一历史。朱清时称,“邛窑艺术和科技,是我国隋唐陶瓷文化的又一高峰。”

小器物有大智慧 天府文化的匠心传承

后半段的直播中,黄晓枫带领观众来到了邛窑临展馆。“省油灯”“邛三彩”等经典邛窑瓷器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唐宋时期风靡的“黑科技”省油灯是邛窑匠人智慧结晶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曾在陆游的诗中被提及——诗人在《斋居纪事》中写道:“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油灯点燃后的热度通常会加速油料的消耗,而邛窑的省油灯则是在碟壁挖掘出一个可注水的中空夹层,通过水蒸发降温的原理降低油耗,节能又便捷。

宋代省油灯

邛窑创烧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宋,时间跨度约800年。

黄晓枫说,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邛窑在大胆吸取北方制瓷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南北方瓷业生产技术充分融汇,率先实现了青瓷与白瓷共同生产;唐代时,发明与创新了釉下双彩技术,生产出了褐绿双彩注壶、“临邛”杯等釉下彩瓷,后形成了黄、绿、褐、蓝等多种颜色为基调的彩绘,又称‘邛三彩’,是我国最早的瓷器上色技术;到了宋代,出现了月白、天青、蓝绿等不同釉色的乳浊釉瓷器,“省油灯”等佳作就此诞生,同时花瓶、香炉、玩具等种类的瓷器在此时期也逐渐增多,反映出当时成都平原的古人们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

五代邛三彩杯

“邛窑是传承和发展天府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黄晓枫表示,邛窑烧造技艺先进,不管是其器形的塑造还是釉下彩的使用,都可以看出是在学习、融合各地制瓷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推陈出新,这与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包容开放的特点完美契合。

据悉,本场直播结束后,“天府文化云讲堂”活动还将持续走进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天府文化场景,通过直播带领观众“云”上游成都,沉浸式体验观赏天府文化传承发展的吸睛亮点。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乔雪阳 图据邛窑博物馆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