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国风高级配色,敦煌图案真是大美!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资料图】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 ;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Taugas) ;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 ;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总之,“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画师:苏打喵SodaMeow
敦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它以富于变化又有规律的组织和色彩,
装饰着每个洞窟及其壁画和泥塑。
毫不夸张地说,
敦煌图案成为
敦煌石窟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华盖一向与皇族或名位有关。
上古神话传说中描述,
黄帝与蚩尤大战时,
有五色云气和金枝玉叶
形成花状之物现于黄帝顶上,
称为华盖。
故而后世帝王用的车盖
亦称华盖,又叫宝盖。
出战时,战车的顶部多插一顶华盖。
皇族及贵人出行时,
也会以一顶或多顶华盖随行。
西夏 第206窟
西夏 榆林窟第2窟
五代 第61窟
五代 第220窟
中唐 西千佛洞
中唐 第237窟
中唐 第231窟
中唐 第158窟
中唐 第154窟
从早期的十六国壁画到隋唐时期,
直至五代、西夏、宋元
各个历史时期的壁画中,
都有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华盖图案。
作为敦煌图案艺术的一个部分,
华盖图案自身有着明显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并始终与整体壁画风格保持一致。
中唐 第112窟
晚唐 第196窟
晚唐 第14窟
晚唐 第14窟
晚唐 第14窟
在敦煌壁画中,
华盖出现在大型经变画
和说法图中佛、菩萨的头顶,
其后多衬托有菩提树的树冠。
以主佛释伽牟尼佛头上的华盖
最为醒目华丽,
层次较繁复,显得庄重,
而菩萨顶上的华盖较为轻灵飘动,
与菩萨较为随意优美的姿态相吻合。
五代 第61窟
宋 第76窟
宋 榆林窟第6窟
西夏 第206窟
西夏 第97窟
西夏 榆林窟第2窟
敦煌壁画中早期的华盖图案相对简单,
由伞盖和垂幔两部分组成,
层次少,形态简练。
华盖上无华丽的璎珞装饰,
色彩与壁画整体色调协调一致。
隋代以后的华盖图案上开始有火焰纹装饰,
部分华盖出现了细小的璎珞,
华盖内倒悬莲花成为主要特点。
晚唐 第14窟
晚唐 第14窟
晚唐 第14窟
五代 第220窟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