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点评!700年前的海船上,发现了大量的龙泉青瓷……吸引了央视来直播!
700年前的海船上
发现了大量龙泉窑青瓷
(资料图)
是什么年代的龙泉青瓷?
它们长什么样?
它又是如何向全世界带货的?
△直播画面
9月8日
央视新闻进行了长达3小时23分钟的直播
有关于
《探秘圣杯屿|福建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
带你看700年前海船文物》
引来28.5万人围观
让我们一起
走进福建漳州圣杯屿海域
走进龙泉青瓷
领略龙泉青瓷之美
△直播画面
01
700年前古船上
发现大量龙泉窑青瓷
在福建漳州圣杯屿海域,掩埋了一艘700多年前满载船货瓷器的元代古船。据初步科考,该艘古船上有大量瓷器等文物。其中瓷器多为当时的龙泉窑青瓷。
近日,考古队正在水下进行考古发掘工作,预计今年的发掘工作将持续到11月底至12月初。
考古队是如何
判断龙泉青瓷的年代的
一起了解
02
元代龙泉外销瓷
龙纹大盘“足”下藏谜
在去年的调查阶段,考古队采集到的近700件标本,均为龙泉窑瓷器,其中的精品文物,如双鱼洗、三足炉等,相对来说,都显得小巧精致。不过,一件龙纹大盘残片的出水,让这批文物的面貌变得更加丰富。
对遗址遗迹进行断代,是考古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近期,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古代海外贸易、陶瓷考古等方面的多位学者,就圣杯屿元代海船水下遗址发掘展开专家咨询。与会的复旦大学沈岳明教授,长期从事龙泉窑瓷器研究。几件大盘残片看似平淡无奇,圈足处却暗藏时代印记,正是圈足的细微差异,让他作出初步判断,这些瓷器应属元代晚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沈岳明:“这种大盘相对是比较大的,跟明代比的话还不算大。但是它的足里面是直的,外面是斜的。这是元代晚期这个时间段的特征,到明代就没有了。”
沈岳明教授介绍,除了“足”下藏谜,大盘内底,极具立体感的龙纹图案,应为“贴花”这种传统装饰技法制成,其做法是用印模翻出纹样,贴于坯面后施釉,或坯面、纹样各自施釉后贴在一起,再烧造而成。这种工艺也是这个时期比较流行的,是具有元代特征的。
03
元代龙泉外销瓷
龙纹大盘或含异域元素
除了龙纹大盘残片,考古队还采集到一些相对完整的大盘,口径约为35厘米,在这批瓷器标本中,显得格外硕大醒目。这些大盘,或许还隐含着元代龙泉窑外销瓷的异域元素。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秦大树:“比如40多厘米口径,甚至60厘米口径的大盘子,这种器物在国内基本上未发现,主要在西亚中东地区发现。可能是受到西亚中东这种围坐吃饭习俗的影响,所以生产了一些大器物。”
有研究表明,在环印度洋地区,元代中后期到明代初期,龙泉窑瓷器在出土的中国瓷器中,占比高达80%以上;而在东亚东南亚,占比约为60%,形成“龙泉天下”的总体流布格局。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 王永平:“圣杯屿出水的瓷器是典型的龙泉窑外销瓷器,它的发现填补了龙泉窑瓷器外销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实证了宋元时期福建海上贸易的繁盛。”
福建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将为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也进一步明确元代龙泉窑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
现保存于龙泉青瓷博物馆的
几件元代龙泉窑青瓷
△元龙泉窑青釉折沿刻划双鱼纹盘
盘敞口,折沿内凹,深腹,圈足。内壁近口沿处刻回字纹一周,下刻划水波纹,内底刻划双鱼纹及水草纹。盘内外施青釉,底足刮釉,灰白胎。2007年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
△元龙泉窑青釉花口小碗
花口外撇,弧壁,圈足。鸡心底,器形呈菊瓣状,外壁饰一周弦纹,釉色青中微泛黄,胎质灰白,足端呈朱砂色。高4.5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3.2厘米。1980年7月,原龙泉县供村乡龚村明代正德戌寅年墓出土。
△元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
盖面隆起,饰宽叶脉纹,似一朵丰满的莲苞,边缘起伏,如荷叶,内沿无釉,有子口。罐直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圈足。器身满饰凸莲瓣纹,施釉不及底,挖足较深,足底无釉,胎色灰白致密,釉色青中微泛黄。高11.5厘米,腹径13.6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5.5厘米。1980年7月,原龙泉县供村乡龚村明代正德戌寅年墓出土。
△元龙泉窑青釉吉字瓶
瓶直口长颈,颈下部有一凸环,腹上部鼓出,下腹内收,圈足外撇,颈部饰四枚蕉叶纹,凸环面刻S纹,肩微凸,腹部刻二朵缠枝莲花,下腹刻仰莲,圈足,内外旋削,足端无釉,呈朱红色。胎色灰白,釉色青绿。
探寻700年前元代古船的神秘故事
一睹龙泉青瓷文化的璀璨与渊博
让我们为龙泉青瓷点赞~
图文均转载自“龙泉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