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新:张爱玲逝世27周年丨占尽繁华,尽赴苍凉
张爱玲(1920年—1995年),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她曾在《流言·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病态与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正如她自己所期盼的那样,年轻的时候,她以文章惊世,后半生,她用生命的重量为自己的文章注脚。在占尽繁华之后,她以一种安静而又苍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发现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去世,终年74岁。
27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跟随团结出版社的《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和《深艳:艺术的张爱玲》,一同回望那一抹20世纪末的华丽,感受她曾经占尽繁华的传奇人生,也感受她最终尽赴苍凉的独特落幕。
◐◑◒◓◔◕
#占尽繁华
张爱玲的一生极具传奇性。显赫的家世,中西融合的成长背景,亲情的冲突和撕裂,年方廿岁便以令人眩目的姿态登上文坛,盛极一时,转瞬却又跌入人生的谷底,经历漫长的四十多年的沉寂,在暮年再次奇迹般地红透华语文坛,她是时代和人生的种种因缘际会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无法模仿,不可复制。
时至今日,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和许多作家的逐渐成熟不同,张爱玲一出手的作品便已臻完善。从1943年5月连载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开始,到当年12月底,短短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她就已经创作完成了自己一生中主要的代表作品,包括奠定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被夏志清盛赞为“中国从古以来伟大的中篇小说”的《金锁记》。
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从鲁迅发轫,之后虽然云蒸霞蔚,涌现出众多著名作家,但其中很多人的作品,其时代和现实意义远大于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在创作形式上,也是更多传承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借鉴还在逐渐摸索消化之中,西文东渐的水土不服还未完全消除。
张爱玲的耀眼之处就在于,独特的成长和教育背景赋予了她一种可能,而她又用自己的天才将之变为了现实,在她初期的代表作中,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和西方小说的现代手法即已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创作者本人固然为之“狂喜”,读者也从中获得了莫大的艺术享受。
娴熟老道的文字,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精准心理描写,丰富而精妙的意象,含蓄自然却又常常浓烈得化不开的情感,为了加快文字的节奏,避免拖沓冗余,她甚至创造性地借鉴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令人耳目一新。
她作品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爱情与婚姻上,但又迥异于一般女作家所惯有的意淫式自恋和自怜,透过现实生活的烦重琐碎,她要努力描摹和探问的是平凡而又卑微的人性,不足道的,在历史的长河里掀不起一点浪花,但却真实存在过,既非大善,亦非大恶的普通人。他们现实,精于算计,在生存的艰难之下,常常葆有着一点微末的对于人生的期望,或者爱情的憧憬,但也知道其无法实现,而无奈地安于本份。
因为同样品尝过人生的苦痛,深谙磨难会将人性蚕食到何种程度,张爱玲从不轻易做道德上的评判,秉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平民视角。她理解,体谅,甚至不动声色地同情,但同时又不在其中。她好的作品几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冷静深刻,却又超然自拔。
她不喜欢宏大的叙事,相较于同时代男性作家的更注重社会性和现实性,她更喜欢落笔于平凡的日常生活,这固然是囿于女性的琐碎和视野狭窄,另一方面,也是缘于对于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无力感,以及对于人生的深深的怀疑。
她聪慧而具灵性,短短的数十年人生还不足以锁住她的目光,但人生终点之外的庞大无垠让她恐惧和犹疑,因为无法认识和理解,她选择了避而不见。对于人生,她看得透,却放不下。聚焦于眼前小小的、具体的快乐,心底里却又感受到那来自于时代沧桑巨变和人生终极的荒芜的威胁,两相融合,便构成了弥漫在她几乎所有作品中的浓厚的苍凉感。
其时埋首创作的张爱玲并不知道,她刚刚在文坛崭露头角,不可掩盖的天才光芒就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在之后漫长的数十年中,这些人将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走进她的生命,与她缔结因缘。
#尽赴苍凉
1965 年,在《世界作家简介》的自白中,张爱玲写道:“我最关注的,即是介于过去千年和未来可能会到来的世纪之间的,充满着崩塌和最后的狂怒、混乱和焦灼不安的个人主义的,这短得可怜的几十年。但是未来的任何改变都可能产生于这一时期对于自由的浅尝即止……”。然而即使这短暂的数十年,也如大西洋城,在迅速地沉没到海底。创作素材的枯乏令她将精力更多地投向研究,和不断地书写往事。
探索永无止境,
而我们所有探索的最终,
是为了抵达最初的那个起点,
并且初次真正认识它。
人生的谜底已然全部揭开,但选择已无法重来。她耗费了天才和最宝贵的30年年华,去填补早年成长时期的情感空洞。她对水晶说:“我现在写东西,完全是还债--还我欠下自己的债,因为从前自己曾经许下心愿。”但是人生的不可言说,连带着几十年离群索居造成的失语,让她在文字上也变得断续跳跃,越来越丧失了表达的欲望。一些激赏过她文字的人惊愕地发现了她天才的枯竭,抑制不住失望和惋惜,转而批判她已过时。她踽踽独行。耳中听着年轻一代热血的狂躁,知晓历史只是在不断地重复搬演,而这个时代也并不比她生活过得更加宽容。
虽然依旧在奋力写作,但她生命的列车已经在不停地驶离,看着沿途的人们依旧在人世的欲念中载浮载沉,互相厮杀,她理解一切,却离一切越来越远。她屡次拒绝了回乡的邀请,林式同打电话告诉她将去上海,她也只是停顿一下,说道:“恍如隔世。”在 1976年给宋淇夫妇的信中,她早曾写过:“我怕re-live experiences(重新体验过去),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而更早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香港与邝文美相契之时,她就说过:“我习惯了痛苦及想到死亡。一旦习惯了,它们就不那么可怕。而无论什么事,我也可以习惯。”
1992年2月,补办完身份证件,张爱玲订立遗嘱,将自己的一切遗留给久病的宋淇夫妇,以报答他们数十年来对自己不遗余力的支持。
1994年,《张爱玲全集》由皇冠出版。同年,她获得台湾《时报》文学特别成就奖,为此拍摄了最后一帧照片,并题曰:
人老了大都
是时间的俘虏,
被圈禁禁足。
它待我还好——
当然随时可以撕票。
身体不好,她躺着的时间越来越多。只有看医生不能推脱,牙齿、皮肤、脚肿、眼睛,桩桩都耗费无数精力时间,最可笑的是去打感冒预防针,奔走累了,回来就感冒了一个多月。
读书、看报、看电视是她最好的休闲,最新的时事都知道,她喜欢老电影、午夜的“今宵”脱口秀节目,也关注辛普森案,认为是社会上的电视连续剧,像侦探故事一样,里面真实的人性和曲折的情节比小说还离奇有趣。
仅有的一点能工作的时间,她依旧在不停地修改自传体小说,在《小团圆》中涂抹着家族以及与她母亲的往事。因为她相信如果母亲一灵不昧,会宁愿女儿写她,即使不加以美化,也不愿被遗忘。
她一生最是恩怨分明,却独于母亲有恩未报。学画、学钢琴、上学,到读大学,最后离开内地,全都是她母亲推动着她向前。母亲也是最早赏识她的人,鼓励她拿画作去投稿,介绍给她毕加索、马蒂斯,只是指出她画中的一点:“脚底下不要画一道线。”那条棕色粗线代表着地板或者土地。可是下回她画里的人物还是脚踩一条线,她是孩子的思考和逻辑:“不然叫他站在什么地方?”说过几回不改,她母亲到底生气了:“叫你不要画这道线!”
她母亲心灵手巧,独立勇敢,喜欢设计服装,自己动手车衣服,在国外学美术、滑雪、游泳,甚至还在英国工厂里当过女工,学习制作皮包。她最早教育张爱玲不要依赖任何人,总是叫女儿不要哭:“哭是弱者的行为,所以说女人是弱者,一来就哭。”只有一次例外。母亲看到字典中的玫瑰花瓣,说:“在英国湖边捡的。好漂亮的深红色玫瑰。看,人也一样。今天美丽,明天就老了。人生就像这样。”张爱玲的眼泪一下就滚了下来。
可是母亲理解错了。而她也从来没有解释过:那时幼小的她还从未经历过死亡,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可是从母亲怅惘而伤感的语气里,捕捉到母亲害怕衰老和死亡,她本能地想要保护母亲,却突然痛感自己的无能为力。那是一个孩童对父母的最原始而纯洁的爱。
在《对照记》图二中,张爱玲以柔和的笔触回忆起童年的一天,她高兴地看着母亲给自己的照片上色:“一张小书桌迎亮搁在装着玻璃窗的狭窄的小阳台上,北国的阴天下午,仍旧相当幽暗。我站在旁边看着,杂乱的桌面上有黑铁水彩画颜料盒,细瘦的黑铁管毛笔,一杯水。她把我的嘴唇画成薄薄的红唇,衣服也改添最鲜艳的蓝绿色。那是她的蓝绿色时期。”那时她还未显露出母亲无法忍耐的笨拙和无用,那时她们的关系,以及她的一生,都还有另一种可能……
1995年9月初,心脏不适的张爱玲感到大限将至,她起身将身份证件、存放书稿的仓库合同等重要文件整理好,连同房门钥匙一起装进一个手提包,又将手提包放到靠近门口的折叠桌上,便于被人发现。然后安静地躺回到靠墙的行军床上……
1995年9月9日,张爱玲去世的消息惊动了整个华文界。林式同不负所托,顶住巨大的舆论和社会压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张爱玲的遗愿:不举行任何仪式,尽快火化,除了房东、警方、殡仪馆执行人员以及林式同外,没有其他任何人看见过遗容。最后又将骨灰伴随着红白两色玫瑰、康乃馨花瓣,撒入大海。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张爱玲遗嘱不留任何祭拜追念之处,正是她一贯人生态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她钟爱一生的《红楼梦》的最终极的美学呼应。
#拓展阅读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
(点击封面购买)
《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是一部真实、严谨且真诚的人物传记。
本书以张爱玲的作品(包括其晚年自传体三部曲)、书信,以及对其的采访、文评和回忆录等大量手资料为基础,突破以往张爱玲传记中美文式书写风格和学院式文评的模式,在社会剧变和家族衰落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小说的形式,细腻、准确而深刻地描摹出一代天才作家辗转流离,在乱世中企求一份安稳、活出一个真我的传奇。
本书内容真实严谨且真诚,文风细腻深刻又通达,以人物为主体,从人物命运和家族变迁中透视出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它呈现出一个时代的影像,是一部充满洞见的人性之书,也是张爱玲及其家族共同谱写的一部清末民国的“小红楼”。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
(点击封面购买)
张爱玲的才华是源于她在艺术上的多方修养,本书从张爱玲的文本出发,分别从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绘画、服饰、摄影等七个方面寻究其艺术素养之源,阐述其艺术素养之路,诠释其艺术素养之境,领略其艺术风光之深艳,相当于张爱玲艺术大系的解读。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