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一本书带你了解从远古到20世纪初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艺术
一本书带你了解
【资料图】
从远古到20世纪初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艺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其中艺术就是这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历史里极其重要的宝藏,书法、绘画、建筑、雕塑,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木器、织物在内的各种匠作,还有音乐、戏曲, 可谓粲然完备,令人炫目。
如今,这些宝藏被妥善地保管在各地各类的博物馆中,也通过各种演出团体或音频媒介复现出来,供人们了解欣赏,增益知识,愉悦心境。
《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入门》作为一本入门书,总计介绍了300件作品,除字画同源的4件作品,还包括书法作品58件、绘画作品238件。该书基本按时代顺序叙述,同时兼顾叙述逻辑或分类的合理性。
全书共30讲,划分成三个大段,依次是:
上段《早期:从远古到隋唐五代,由自发而成熟(新石器时期—960年)》;
中段《盛期:两宋,以院体画为主的时期(960—1279年)》;
下段《晚期:元明清及民国早年,以文人画为主的时期(1279—20世纪初)》。
每个大段下设10讲,共100件作品。所选300件作品尽可能考虑其历史地位与代表性,本书作者也尽可能参照已有各类著述浩繁图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选择判断。在叙述中,尽可能通过有限的字数与篇幅来介绍不同时期的主要书法和绘画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尽可能比较清晰和系统地展示和概括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的历史进程以及书家和画家地位等基本面貌。
《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入门》的使用方法
在本书正文部分,作者对每个章节需要欣赏的每幅作品先做简明扼要的提纲式介绍,随后的作品介绍则视作品地位即重要性,说明文字或长或短。
同时,每件作品也都在书后附有图片,可供前后文图对照;每幅图片都一一注明了序号、作者、名称。
在本书后面还附有作品馆藏索引,如果去旅游并参观当地博物馆或美术馆时可按图索骥,具体使用方法在索引中会详细说明。
另外,本书也附了参考文献,以便充分理解资料的出处,并且可以循此做进一步的阅读延伸。
鸿篇巨制时代:《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与《清明上河图》(选摘)
作者:吾淳
中国绘画用长卷来叙述故事是一个重要传统,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特征。这里正好借着对北宋鸿篇巨制画作的考察,对过往的长卷的历史做一番梳理。
这样一种传统最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了,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长417.8厘米,《女史箴图》长348厘米,《洛神赋图》长近573厘米。之后从南北朝到隋唐主要有:梁萧绎《职贡图》长198厘米,阎立本《历代帝王图》长531厘米,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长338厘米,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长180厘米,《挥扇仕女图》长近205 厘米,韦偃《牧放图》长近430厘米。从五代到北宋,绘画更是进入到一个鸿篇巨制的时代,我们看到长卷几乎已经成为“常态”,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长335厘米;胡瓌《卓歇图》长256厘米;赵幹《江行初雪图》长376厘米;董源的《夏山图》长近312厘米,《夏景山口待渡图》长320厘米;许道宁《渔父图》长209厘米;王诜《渔村小雪图》长近220厘米;赵佶《柳鸦芦雁图》长223厘米;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长560厘米。并且不仅横卷普遍偏长,而且立轴也越来越高。如巨然的《溪山兰若图》高185厘米,《万壑松风图》高近201厘米;范宽更喜欢用巨轴,其《雪山萧寺图》高182厘米,《雪景寒林图》高193厘米,《溪山行旅图》则高达206厘米。记得2003年第一次去卢浮宫,看到大卫(亦作达维德)的《拿破仑的加冕》,着实为它史诗般的画面所震撼,6米多高,近10米长的画幅,宏伟得简直让人窒息。
其实在我们这里同样有史诗般的画卷,并且在这些史诗般的画卷中,郭熙《林泉高致》所阐述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一山水理想得到了极大的实现。正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以北宋的山水画作为例,在“鸿篇巨制”这个标题下,对中国绘画的上述传统与特征做一个专门考察。我选取了三件画作作为代表,分别是:佚名《江山秋色图》,卷长323厘米;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长近529厘米;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长达1191厘米。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14-3 《清明上河图》(卷,绢本)
北宋 佚名 《江山秋色图》(卷,绢本)
王希孟(1096— ?年)《千里江山图》(卷,绢本)
欣赏作品
王希孟(1096— ?年)《千里江山图》(卷,绢本,图135)
王希孟画史无传,但《千里江山图》卷后隔水黄绫上有蔡京题跋:“政和三年(1113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事在作之而已。”据此可知王希孟是画学生徒,因得徽宗亲授,故画技日进,终有此作。比较一下:米开朗琪罗受法国枢机主教委托为圣彼得大教堂附属墓葬礼拜堂雕刻《圣母怜子》时年仅24岁,贝尼尼受红衣主教博尔盖塞委托雕《冥王普拉东劫夺女神帕耳塞弗涅》时也年仅24岁,而王希孟作此图时更是只有18 岁,真如此,则年少出英雄又添一例。
这是一幅大青绿山水的长篇巨制,以石青石绿为主调,色彩富丽,意在描绘雄伟秀丽的千里江山,深远、高远、平远构图三法交替使用,景象壮阔,气势磅礴。整幅画作通常分为六段。起首为第一段:画面近处有崇山峻岭,冈阜间苍松叠翠,沙汀上屋舍错落;放眼处,大江东流,远山迤逦,辽阔无涯。隔江相望即是第二段:山峦层现,林木茂盛,瀑布跌落,栈道逶迤,更远处危峰隐约,山海相接;此段两侧皆有长长的缓坡岸滩,与他处地形明显不同,其中后段有亭榭楼阁,画舫渔舟,一桥飞架,宛如长虹。
由此也顺势折入第三段:此段3 米有余,内容丰富,构图多变,仅一段已足堪一幅完整画作;前段群山环抱,中央处高峰耸立,峰峦间林木蓊郁,烟岚四起;下半段逐渐平缓,近处有大片沙洲延伸而出,堤柳成行,阡陌纵横,村落星散,港湾内渔舟靠泊;远山逶迤,最后部分作岛屿之状。
第四段开头近景礁石兀立,远景平沙横卧,随后群山呈围绕聚拢烘托之势,中央处主峰雄奇威严,直接天汉,象征天子与天庭,君尊臣卑立意明显;主峰右侧下面隐约可见琼楼玉宇,恰似仙境,与李成《茂林远岫图》、燕文贵《江山楼观图》置景如出一辙;左侧下方一座水坝横跨山溪,上置磨房,此为庶民生活真实写照。紧接着于两山相间处有江水分流,劈开峡谷。
由此进入第五段:山势趋缓,江水澄澈,土坡上绿树成荫,萧竹摇曳,沙渚村舍稀落,高士亭阁观景,渔夫水面撒网,一片秀媚的江南风光;极目处山峦迤逦,小岛四面环水,景色平远坦荡。最后第六段:远方江水浩瀚,邈远壮阔;近处平缓沙碛长长伸向江中,与对面人家隔水相望,沙碛之上疏林片片;之后山势由低渐高,丘陵复现,孤峰陡起,由此与画卷起首形成前后呼应。
纵览全卷,雄伟壮阔与秀丽柔美景色相互交替,恢宏气势一气呵成。毫无疑问,画作深层的语境是:青山绿水间人们生活自在,悠闲自得,恰如李成《茂林远岫图》、燕文贵《江山楼观图》、郭熙《早春图》、王诜《渔村小雪图》,一派大宋江山清平和睦的气象,这样的画作自然讨帝王喜欢。
中国古典书法与绘画艺术,经过远古以来的早期发展,至隋唐五代而成熟,并于两宋达到鼎盛,随元明清及民国而逐渐步入晚期。其间名作频出,又历尽沧桑风雨。很多作品,现在我们只能去世界各地的一些著名博物馆才能欣赏到原件真迹了,它们每每是馆藏中最精彩的部分。本书不仅收入了300幅作品彩色图片,并附有索引,注明了每件作品现收藏于何处,有利于读者在旅行中根据相应的信息,有目的去博物馆欣赏艺术原件真迹。
作者:
吾淳,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著作包括:《中国思维形态》《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对话:哲学与艺术》等。
编辑 | 李蕊、杜渝
校审 | 胡子博、黄雪媚
终审 | 张谦、秦玉珍
漓江出版社
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奔流!
传播有知识的文学
有文化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