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消息!文星传:游子的归途|读李河新《西行漫记》有感

2022-08-17 08:05:30 来源:腾讯网
分享到:

——读李河新《西行漫记》有感

作者|文星传

来源:芜湖日报


(相关资料图)

我曾经看过一部话剧,叫《西望长安》;我曾经看过一幅油画,也叫《西望长安》;我看过吴承恩的《西游记》,我看过斯诺的《西行漫记》,我曾经在古诗词里读到过很多关于西域,关于西方的描写。

在李河新的世界里,他的西方却不是远方,是他的内心,是他的游魂。他的“行”也不是远行,不是出走,是回家是归途。

有人说我们的生活中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远方和诗。面对李河新这部书稿,我想说: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远方和诗,还要有回望,还要有灵魂的归途。我们真该常常归去,常常看看我们来时的路,那路到底有多漫长,有多回环反复。在回望中,我们会有无数的感慨,无数的领悟,停下脚步回望吧,我们都需要“等等灵魂”。经历了远离,经历了回归,或许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什么是故土,什么是人生,什么才是真正的成熟和长大。我突然想起纳兰的那首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没有远行和没有回归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也读不懂这首诗。生命需要远行,生命也需要时时的回归。李河新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他远离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新疆,他有过无数次的回望,他也走了漫长的归途。他在这漫长的归途中写下这部《我的西行漫记》,是游记,也是回忆录,是落叶,也是微风。书里有他的游子情怀,有他的乡愁,有他的思考,也有他的迷茫,有他心中那千年古都丝绸之路,有西域大地的厚重,有新疆的山水,沙漠,草场,有各个民族的风情,有他的家国情怀。

李河新的文字跟他的性格一样,是充满激情的,是极端感性的。这不仅仅归于他新疆人的性格,更是一种游子情怀,更是那浓烈如酒般的乡愁。离家越远,这种乡愁越浓。他在《最美还是我们新疆》一文里写到:“坐在卧铺上的姐姐说了这样一件事:去年七月他们去外地旅游,回来路上在鲁山堵车。期间她看到一辆车牌号为新疆库尔勒的车,当即下车就跑了过去,见到故乡人,瞬间眼泪就下来了……”这是他的姐姐,是和她一样远离故土的游子。这种情感或许只有远离家乡的游子才能体会,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

李河新的这种激情,也表现在他对故土风景的描述中。这种感情与文字紧紧融在了一起,以致成为了一体。在他的笔下,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是滚烫的,都是情感的精灵。看看他这段文字:“越野车置身赛里木的怀抱里,如同一只快乐的小鸟。同来的侯四萍妹子说,你们来得有点晚……六月来赛里木湖,密若繁星般浅蓝色的和淡紫色的野菊,黄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格桑花,蒲公英及满天星争相怒放,花海如潮,争奇斗艳仙境一般,好看着呢!”这里的每个字似乎都散发着对故土的爱与自豪。

几年前李河新曾出过一本写故乡的散文集,叫《沙漠中的那条河》。那本书也是在表现他的游子情怀,更多地表现他的乡情,亲情,友情。重在一个情字。而这本书似乎比上一本增加了更多的思考,对那块土地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这样文字就厚重了许多。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如:“站在时光的路口……康熙大帝亲征葛尔丹的马蹄声也归于平静。惠远古城是伊利河畔的一座名城……”一句“站在时光的路口”,瞬间便把历史和现在拉近了,便穿越了。这种厚重与思考是李河新这些年读书,尤其是读史的结果。

从《沙漠中的那条河》到《我的西行漫记》,一步一个台阶。李河新在写作的路上一路前行。他在读书,在思考,在不断西望,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写出更深刻更有价值的文字,因为灵魂的归途是没有穷尽的。

西望,我相信游子的情怀会越酿越浓;西望,我相信李河新的灵魂在回归中必有更高的升华;西望,我知道阳关以外,风情无限!游子归途。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