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讯:《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从经典古文入手探寻中国文化脉络|新书架
(相关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国文课》是一部新见迭出的古典文学阐释作品。书中从风雅、人格、文格等,对古文作品从别开生面的角度进行赏析。不止于作品的详细解读,更关注古人的人格和气质,引领读者由文章诗词而进于更深层精神世界,试图探寻中国文化脉络。
毕飞宇说:“我极为赞赏徐晋如所作的一项努力,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古典文脉,他一直在填词、写旧体诗、作古文。他另类的、不合时宜的创作在他的《国文课》里呈现了价值。”
在引言里,作者徐晋如说,这本书不是研究中国经典文学的文学史著作,“中国向无文学史之著,近代以来,因受日本之影响,始有人著为文学之史。且凡为史者,皆言过去之事,而中国文学从诗骚以降,历千万祀而不衰,譬如一个人,他的高曾祖乃至其远祖到底做过什么,当然需要记到家史中,但这个人今尚健在,给自己所经历的岁月写一本史书,宁非可笑?”这本书也不是中国经典文学的欣赏著作,“欣赏一词,本出于陶渊明的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欣赏者,欣然有会于心而赏会之也。欣赏是因对文艺的悠然心会而产生的愉悦感,既不能宣之于口,也不能移之于人。”
那这本书是什么?徐晋如说:“这本书是一位中国经典文体的创作者,对中国经典文学的返视内观。三十年来,我遗世坐忘,澄心静虑,体察着中国经典文学的躯体,感受着气机在体内经络中的自然流行,惊叹于中国文学的自成宇宙,更为中国文学的蓬勃生气而感动莫名。在这个漫长而奇妙的历程中,我作诗填词,为骈散文,无时或辍,以古人之心为我之心,逐渐找到了孰为任,孰为督,感知着中国文脉的沉雄博大。这又是一次难忘的证道之旅,我也在玄览中国经典文学时,深切地体悟到中国文化之道。我忍不住想把我的体悟写出来,好让有志上接中国文脉的读者,懂得存古人之心,行古人之道,阅古人之境。”
徐晋如在书中从《诗经》讲起,接着是讲屈子,提出《离骚》是屈子的证道之作。讲到赋时,特别指出司马相如的士人风骨,也顺着第一章《君子之学》的话头,进一步阐发了文学“为己”之义。作者又专为《古诗十九首》设了一章,是想说明中国文艺以高古为极则。后世诗家,作者只取李、杜,“馀子非不足观,但因本书只谈文脉,万古江河既不废,其他淮、济、汉、洛,自不必重溯。” 书中分别为乐府诗、词、曲之鸟瞰,重视醇雅之美、闳约之致,或能稍亲风雅。
作者说,“近世以来,学者多误以为文言即古文,不知更有六朝骈文,蔚为文章正宗。我在讲完六朝文的风流蕴藉之后,更以专章推介有‘唐孟子’之称的陆贽,我以为陆贽的骈文,是中国文章的昆仑泰岱,无人堪与并肩。唐宋八大家我只讲了四家……宋六家仅取欧公与大苏,我爱重欧苏文章气节,炳焕交辉,尤其是在写到苏轼时,我觉得自己真能聆听到其幽微的心曲。”
在写作本书时,徐晋如“常常感觉周遭虚无一物,只有我与古人相对倾谈。这种冥冥之境,在我迄今为止的写作生涯中,都是十分罕遇的”。
徐晋如说,自己曾经深深折服于勃兰兑斯的名言:“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许多人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感情和思想。感情越是高尚,思想越是崇高、清晰、广阔,人物越是杰出而又富有代表性,这个书的历史价值就越大,它也就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但他现在认为,“中国文学本质上是中国文士的证道心迹,道不变,文亦不变。中国文学依本于中国文士对道的拳拳服膺,中国文脉从《诗》《骚》以降,一直遵循着风雅之道,从未更移,虽在二十世纪横遭两度摧折,却能绵延至今。然则本书之成,岂止不惑,抑且无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