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讯!感染高峰下顾此失彼,老年人接种再次失速
“攻坚战”重点针对老年人群,这也是疫情三年来中国最大的“免疫洼地”。
国家层面曾在去年12月1日下达任务指标:要求在2023年1月底前,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0%,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0%;60-79岁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
(资料图片)
任务下达后,各地旋即掀起一波接种小高峰,无论是供给侧的推动力度还是需求侧的接种意愿,均有难得的起色。然而不足半月,接种工作即告停顿——
有的地方,接种医生感染倒下、或被抽调到医疗救助,疫苗接种点又关了;有的地方,物流吃紧,疫苗迟迟不到;有的地方,集中精力救治感染者,早已从疫苗接种工作中失神。
最糟糕的是,大规模感染之下,老年人群体也快速感染,感染后6个月不必接种新冠疫苗的要求,影响了老年人对疫苗的信心……
八点健闻致电南、北方多省、共计超过20个疫苗接种点了解到,受感染大流行的影响,一些接种点的接种者数量,只有高峰时的十分之一。而且接种点减员现象严重,疫苗接种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推动接种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一局面再次验证了从防疫专家到医护人员的经验共识:疫情三年来,“疫苗接种”与“感染高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换言之,每当一个地区开始承受感染高峰冲击时,该地公众的疫苗接种意愿可能会由高转低。
一位疫苗专家痛心地向八点健闻表示,中国对老年人的接种安排过于保守,尽管全人群的接种率超过了90%,但老年人接种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却始终啃不下来。如果从一开始就作重点安排,则当传染高峰来临,大批老年人涌进重症、甚至死亡的局面就会大幅扭转。
新年之际,距离“接种攻坚战”的截止日期仅剩不足一月的时间,而第一波全国性的感染浪潮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这场艰难的疫苗攻坚战能否按时完成、达到预期的免疫水平,一切都变得比计划中的更难。
短短半个月,疫苗接种工作再度“失神”
最近半个月来,疫苗接种点重回萧条,疫苗接种工作也不再风风火火。
一些提高接种率的措施匆匆停止。以“上门接种“来说,这项曾被视为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就连上海和北京这两个一线城市,也只有少数接种点可以提供这项服务。
山东某地级市接种点的医护人员表示,“非常时期,全市都不能上门接种,大夫都感染了,出了事算谁的?”
而在安徽某县城,下午4点多,还没到下班的时间,疫苗接种点的人就提前下班了。
一些地方疫苗供应开始不足。以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俗称“第四针”)来说,在山东东营,“苗很少”,第四针仅面向医务、城市保障等重点人群,有的接种点疫苗仍未到位;而在安徽某县城,第四针打的都是灭活,而且也并非人人都打得上。
一位新疆西北部地区县医院副院长告诉八点健闻,疫苗需要冷链保存,因此,他们需要一批批上报所需疫苗的数量,疫苗再通过物流一批批配送到当地,“我们最新报的这一批疫苗还没有到,因为物流暂停的原因,等了大半个月,12月26日才到。”
而在大城市如北京,疫苗接种的“萧条”,是另一种场景。
北京的疫苗种类和数量,都最为丰富和充足,不仅第四针接种已对社会面开放,而且“苗充足,够用”,但前来接种的人里很少有老年人。大部分受访接种点都表示,“没人”、“人不太多”;其中一接种点因为人流量小,加上医务人员减员,索性取消了“老年人绿色通道”。
在北京海淀区某卫生服务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大规模接种第一针时,一天能接种三、四千针,但最近一周每天都只有一百多针。
为了提高辖区内老年人的接种率,据八点健闻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各街道进行了多种探索。田村路街道接种点为前来接种的老年人免费发放抗原试剂盒、N95口罩、酒精消毒喷剂等防疫包;温泉镇紧急成立接种小组保障专班,为失能、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对居民来说,因感染无法接种,或者担心感染点风险增加是影响接种意愿的重要因素。多位近期接种疫苗的居民甚至表示,自己在接种点接种疫苗后不久,就在家中测出抗原阳性。
河南某地卫健委宣传科科长向八点健闻坦言,因为12月放开以后感染的人比较多,当地疾控负责的老年人加强针疫苗工作应该还没能开展,得到1月份才能进行。
山东某接种点工作人员透露,很多人担心自己感染了却不自知,接种疫苗后症状加重;另外考虑到接种点感染风险,她建议尽量避开这段感染高峰期,尤其是老年人,“现在接种点不查核酸,医护核酸出得也很慢,风险性太高了”。
随着疫情蔓延,基层医疗的工作重心也在转移。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柳宇(化名)表示,现在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在医疗救治;而在此之前,疫苗接种才是要调动其他科室人员协力完成的“头等大事”。
过去,为了提高辖区老年人接种率,中心医护人员和街道干部一起主动上门接种,给家属和老人做工作。如今,柳宇也觉得很无奈,“后来基本上推不动,愿意打的都打了,到了一个节点没再使劲往前推了,但还是一直打着。”
“放开”后,曾出现疫苗接种的小高峰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八点健闻,2022年12月7日,“新十条”颁布之后,其实迎来过第一针新冠疫苗接种的小高峰,居民的接种意愿在短期内骤升。
在安徽,刘波(化名)就曾考虑劝说父亲接种新冠疫苗。
刘波的父亲是尿毒症患者,隔天就要去医院进行一次透析。为了知道父亲究竟能不能接种,刘波上网查信息,请教多名临床医生,都没有得到过明确的回复,“有的说能打,有的说不能,还有个院士直接说不确定,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临床数据”。
不确定性太大,加上父亲生活在疫情偶尔才袭击的4线小城市,刘波一家此前达成共识:只要做好防护,感染的可能性很低,暂时先不打疫苗。
意料之外的是,“新十条”之后情况骤变,疫情以迅雷之势迅速蔓延。
不到2周时间,刘波老家所属的中部省份地级市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新冠感染,“感染”变成大概率事件。“如果灭活疫苗都扛不住,感染新冠后要怎么办?”秉持这种想法,刘波不断打视频劝说父亲赶紧接种新冠疫苗。
与刘波想法类似的人不在少数,“放开”后的一段时间,不少高危人群曾涌向疫苗接种点。
在山东省东营市某接种点,解除封控后,来接种的人群中,孕妇、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病的占比较高。“这些人因为平时不怎么出门,此前都不愿意打,12月初一放开,同住的亲人避免不了每天出门,担心因此被传染新冠,所以都改变心意,过来打疫苗了。”负责该接种点的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医生说。
“愿意接种的早就接种过了,这时候来接种的,都是此前持观望态度但又对新冠感染有担忧的,”上海市静安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夏天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做疫苗工作,甚至对行动困难的老年人展开上门接种服务,但愿意接种的人非常少,可能一天就3、4人,放开后,来接种的65岁以上老年人明显增多。”
第一针疫苗接种小高峰中,还有一部分此前年龄未满3周岁、不符合接种条件,或者年龄刚刚超过3周岁的儿童。放开之后,父母们几乎赶在第一时间带孩子前去接种。
在北京的部分社区,由于感染人数激增,12月3日起,感染者已经开始居家隔离,疫苗接种小高峰也来得比其他地方更早一点。
“3日到6日那几天,接种点的接种量蹭地一下就上去了,一天能接种500多针,其中,60岁以上老人接种数多的时候能达到一天30多针,”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佘瑞芳说,“在这之前,一天的接种量平均只有一二十针,老人接种量则几乎为0。”
她还发现,老年人的接种意愿与新冠疫情之间,总是呈现此消彼长的相关性,“每次发生疫情的前几天,接种量都会呈现明显的上涨,疫情一好转了,接种量又会下降”。
自2020年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以来,截至2022年12月1日,我国全人群的新冠疫苗完全接种率已经超过90%。
在此前轰轰烈烈的疫苗接种动员中,各地频出奇招,打疫苗可以免费获得鸡蛋、生活用品购物券甚至现金。为了追求高接种率,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本地居民被拉到外地打疫苗的“抢人头”事件。
如今,热火朝天的盛况已经过去。“该打的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还没接种的,只剩下疫苗禁忌人群,和高龄、身患基础病、一直对疫苗心怀疑虑的“硬骨头”们。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遭遇窘境
根据统计,目前,在我国18至60岁成年人群中,接种两剂或三剂新冠疫苗的比例超过了90%;61岁~79岁人群接种率约为83%;80岁以上人群相对较低,只有65%。
这与多地在一个月前下达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指标——要求2023年1月底前,8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0%;60-79岁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存在巨大差距。
多位负责接种工作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任务很难完成,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甚至已经停诊了。
“除了我,其他人都感染了,人手实在不足。”一位某街道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说,“门诊正常开诊的话,第一针到第三针都能接种,只有灭活疫苗,但现在感染人数这么多,估计2023年1月之前无法恢复门诊。”
这是目前全国疫苗接种工作中更为普遍的情况——由于新冠疫情的大面积传染,接种人员相继“中招”。
在某一线城市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负责新冠疫苗接种的15位防疫保健科医护人员是最早一批感染的。当时,他们去给居民接种鼻喷疫苗,造成部分医护感染;病毒又被带回中心,造成更大范围的院感,“有一天同时有70多个人不在岗”。好在,经过最早一轮感染,目前该中心到岗率已经逐渐恢复到了95%。
与感染后康复的医护陆续回岗的城市不同,目前,上海、山东东营部分接种点依然面临着医护病倒、人手不足的窘境。
另一方面,现如今的医疗机构也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对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
“大规模新冠感染必定会影响疫苗接种工作,因为救治患者的医疗需求是最迫切的,”广东省佛山市一位疾控人员告诉八点健闻,“患者来了,医务人员不可能不管,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另外,还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中,不少人已经感染了新冠。
“对于这部分人群,一是他们自己会觉得接不接种无所谓了,反正已经感染过了,二是目前的疫苗接种政策也要求感染过后6个月才能接种疫苗。这样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的疫苗接种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上来。”上述疾控人员表示。
而在很多已过或正处于新冠感染高峰的城市里,60岁、80岁老年人的感染比例并不低。北京市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告诉八点健闻,根据他所在的中心近期的就诊数据,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可能有80%-90%的人已经感染过了。
由于目前的接种量不算太大,一天在100人次左右,他只派了预防保健科的3位医护负责接种点的工作,一人负责登记,一人负责打针,一人负责留观保障。其他医护转去负责新生儿疫苗等常规疫苗的接种。
“目前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形势并不妙,一是一部分严重基础病老年人群始终无法接种新冠疫苗,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偏保守的疫苗接种策略,等于把难攻克的关卡放在了最后。”疫苗专家陶黎纳表示。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虽然这波疫情已经在全国铺开,但奥密克戎的变异特性注定,下一波疫情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疫苗,将始终是新冠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近这3个月可能很难,但等这波疫情过去之后,疫苗接种工作还有机会。”陶黎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