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多地“落子”培育发展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步入科学发展新轨道

2022-11-07 09:43:22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9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预计今年有望完成65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势头的当下,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又有多个省市公布了相关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如湖南省提出,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00万辆以上,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辽宁省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基本达到100%。广州表示,到2024年,要建成超级快充站1000座、换电站200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且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这些新产业既是地方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关键所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业佳表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需要从多方面协同发力,不仅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而且相关部门还应当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建设方案,营造与新兴产业、未来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发展环境,来实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多地频频“落子” 培育发展新动能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播撒新产业“种子”的季节。

9月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了关于《广州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明确到2024年,“一快一慢、有序充电”的充换电服务体系和“超充之都”基本建成;全市充换电设施服务能力达到约400万千瓦,建成超级快充站约1000座、“统建统管”小功率慢充小区约1000个、换电站约200座。

佛山市的重点则放在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上。根据日前发布的《佛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佛山将依托广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战略转型,同时培育壮大锂电池装备制造产业,高水平打造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和电池循环产业;并计划到2025年,建成521座充电站、2.9万个公共充电桩,力争建成60座加氢站。

湖南省也计划将新能源汽车打造成支柱产业,在产能规划方面,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本月初下发《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到2025年,全省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0万辆以上,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重庆市的目标则是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地。根据10月21日出台的《重庆市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行动计划》,到2025年,重庆基本建成相对完整、重点突出、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力争引进3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推动500家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零部件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500亿元。

辽宁省通过布局新能源汽车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日前辽宁提出要打造智能化高效绿色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推进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目标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基本达到100%;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

稳增长助推器 新能源汽车迎来“黄金时代”

为何各地政府不约而同地都在加码新能源汽车?首要原因是这些新产业是地方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销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还仅为8.4万辆,销量为7.5万辆;到了2021年,产销量均同步翻倍增长,双双超过250万辆。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市场占有率更是增长到了23.5%。“自2021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就全面进入了市场驱动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黄金十五年’已经来了。”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从全球来看,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在3000万辆规模以上。对于国内市场,根据当前政策目标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空间推算,预计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6~8倍的增长空间。

汽车产业是目前已知的、产业链最长的单一品类,除了核心的整车企业以外,零部件供应商多达数万家,而且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能覆盖和触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几乎找不到比汽车更能带动地方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产业了,而且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已经有不少城市通过抢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尝到了“甜头”。

作为国内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崛起的典型案例之一,合肥2011年GDP仅为3637亿元,10年后,也就是2021年,GDP超过了万亿元,10年累计增长213.83%,涨幅位居全国第一。这其中,以江淮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被比亚迪称为除总部深圳以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西安,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虽然今年年初遭遇疫情冲击,但上半年GDP仍增长2.9%,增速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据统计,今年1~8月,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37.7%,较1~7月提升3.2个百分点;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7倍。

对此,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冯雷认为,一些城市能够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较好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靠近主要消费市场,拥有政策上的倾斜,具备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汽车后市场配套。

“汽车零售额在社会零售总额中占比近10%,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至关重要。因此,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不会允许自己错过这块庞大的‘蛋糕’。”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扩大内需之外,汽车作为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还可以实现出口,一旦建立起品牌效应,“一鱼两吃”就能发挥“双循环”的经济效应。

地方管理思维进步 有的放矢全面布局

其实早在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曾经有过一次全国多城市的“大跃进”,仅在2015~2017年,浙江省就新增了20多个新能源整车投资项目,相关投资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总产能达到250万辆。当然,产业也在“遍地开花”后经历了“一地鸡毛”的痛苦,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下滑10个百分点,多家造车新势力“爆雷”后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的失业工人、荒废厂房以及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些现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直言,将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加强新能源汽车违规项目的清理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未批先建、批零建整、边批边建等违规行为;规范整车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要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全国要统筹布局,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不能遍地开花,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林念修指出,要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力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9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再次强调,新能源汽车目前成为一个风口行业,在部分地方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情况,但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产业的成长、成熟,会逐步得到解决。对此,工信部将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支持政策,优化配套环境,完善监管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看到,在吸取了大量教训之后,这一轮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再局限于整车项目的招商引资,有一些将关注点放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上;另外一些则着力于推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能把目光从整车制造业的招商引资转换到基础设施建设等使用环境上,体现出管理部门思维和理念的进步。该专家直言,就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布局来看,已基本形成了北上广三足鼎立、中西部崛起的形势。尽管可能会出现新的“新能源汽车之都”,相对弱化传统汽车城市的影响力,但在短期内恐怕很难出现相同规模和影响力的城市。“进入汽车产业壁垒较高,对资本、人才、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依赖性较强,不会轻易转移。”当然,该专家坦言,不排除有造车新势力搅动城市间的竞争格局、创造新“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可能性。不过,就算其拥有强大的网络化、平台化思维,强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洞察,估计也只是缩小了与传统汽车城之间的差距而已。

因此,对于不太具备发展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的城市来说,想要分一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羹”,更好的办法莫过于促进消费和改善使用环境,例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不过,相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能长期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补贴退出在即 地方政策接棒恰逢其时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已大幅退坡,退出已成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了市场驱动为主的新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无疑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站在这一角度来看,各地此时发布相关的产业规划也可谓恰逢其时。

在上述专家看来,除了不再盲目追求整车制造项目和转向注重消费使用环境以外,此次多省市集中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近两三年内较为可行的发展目标。例如《佛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就特别指出了到2025年要“力争建成60座加氢站”,这是基于佛山长久以来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积累和沉淀提出的,目前,佛山市地面公交已实现100%新能源化,其中氢能公交占比15%,累计投入使用1000辆氢能源公交车。去年获批的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中,广东城市群就由佛山市牵头。辽宁省的目标之所以定为“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交、出租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基本达到100%”,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当下更重要的是在直接刺激消费市场的同时,以推动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化来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可以想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的当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相应的规划或布局。对于想要发展制造业的地方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千万不能单纯为拉动地方经济一窝蜂地发展汽车工业,地方条件是否具备、发展环境是否良好、人才储备情况如何以及市场需求是否存在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此外,除了整车项目以外,还可以考虑通过积极发展零部件和相关配套产业链,同样可以在新能源汽车的全国版图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就缺乏传统整车项目的地区来说,由于在整车制造方面缺乏经验,更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考察等准备工作。

张业佳则认为,从多方面协同发力更加关键。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可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积极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培育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只有营造与新兴产业、未来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生态,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冯雷还指出了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的重要性。“目前在绿电资源比较丰富且制造业基础良好的城市,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还是灰电,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的用能结构也会随之改变。相信只要积极向绿电驱动转型,新能源储备丰富的城市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冯雷如是说。

Copyright @ 2008-2016 www.renq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7

联系邮箱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