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独家荣获千万级以上“航班正常优秀机场”|新资讯
2023年5月11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民航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优结果,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独家荣获2022年千万级以上“航班正常优秀机场”。这是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荣获“亚太区最佳机场奖”后,在机场服务保障方面再次获得行业殊荣。
长春机场以知难而进的韧劲和慎终如始的拼劲,狠抓航班正常。自2020年,长春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一路长虹,年终放行正常率均超过90%。2022年航班放行正常率97.16%,位居旅客吞吐量占全国0.2%(含)以上机场排名第四、东北干线机场排名第一。
(相关资料图)
固本培元强基点、统筹构建运管平台
长春机场作为吉林省内唯一的干线、千万级机场,航班时刻繁忙,空域资源紧张,保障航班正常的压力尤为严峻,尤其体现在2022年全民航大幅恢复时期。长春机场始终高度重视航班正常工作,立志构建“统筹、高效、智慧”的运管平台。
为抓好航班正常管理,完善航班正常保障机制,长春机场运管委一直以提升航班运行品质为己任,积极履行提升机场航班正常性主体责任。经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运行决策层、运行协调层、运行组织层和运行实施层“四级”的运作框架,实施专业空管人员、专职行政人员、专职席位人员、专职运管委主任的“四专”协同机制,成为东北区域行业标杆。并逐年修订完善《长春机场运行管理委员会章程》《长春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案》《长春机场冬季除冰雪总体预案》《长春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等20余项规章制度,联合空管、基地航司、中航油等驻场单位构建《地空协同联动放行机制》《长春机场临界航班挽救机制》《机场航班时刻调整工作机制》等6大协同机制,为打造优质航班运管模式,实现航班正常专职化、垂直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增效率、智慧运行提品质
近年来,长春机场积极贯彻民航“智慧机场”建设工作方针,依靠新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运控”,以科技赋能为核心抓手解决日益复杂的运行状况和航班延误频发等问题,全面提升航班放行工作,为旅客提供优质便利的出行服务。
长春机场全力推进A-CDM智能协同平台建设,构建以机场、空管、航司为核心的“最强大脑”。以数据开放共享为根基,打破各单位运行边界,串联航班保障全流程,充分发挥精细化运管效能。机场联合各驻场单位共同提升大局意识,贯彻“运行一盘棋”思维,对各自主用8大生产运行系统、12类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互通共享,利用统一系统建立航班放行协商机制。制定了航班CTOT置换、航班LTOT放行排序、航班TOBT科学计算、关键运行节点提醒、高峰小时分析等多项运行辅助决策功能,优化航班运行保障的技术赋能,实现航班运行管理精细化。据统计,2022年长春机场与吉林空管分局共协调临界航班809班,成功660班,协调成功率81.58%,提升长春机场整体放行正常率1.98个百分点;各单位通力合作,圆满完成2022年长春机场地面滑行时间缩短1分钟的工作指标,由2021年的12.11分钟缩短至10.97分钟。
通过统一运管平台构架,机场、空管、航司等驻场单位利用A-CDM决策平台实现业务深度融合,以科技手段优化协同决策,大幅提升航班正常管理效能和运行品质。
协同决策建体系、冰雪运行展亮点
为全面完善长春机场指挥体系,2022年7月,长春机场“大运行”指挥模式正式启动,以提升运行效率为核心宗旨,组建塔台、运指、航务、地服、机务等主要运行部门联席指挥,缩短信息传递链条、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高效、开放、智慧的运管平台,更好应对特殊天气和复杂运行问题。
针对东北地区气候严寒、降雪量大等特点,长春机场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逐步形成“3-5-5-1”冬季除冰雪工作模式、打造“八车三机位”慢车除冰保障模式,全面提升机场冬季运行品质。降雪前,做好统筹研判、精准施策,提前24小时组织各单位开展“面对面”会商,统筹保障人员及设备设施,针对雪情制定航班调时调减策略,优化航班结构。降雪中,各单位通力合作、严肃履责,做到“五协同”“五抓实”工作举措,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盯,以直面问题的态度、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科学严谨务实的作风,不畏严寒保障航班正常。2022年度除冰季,长春机场放行正常率提升至97.56%,荣获首都机场集团除冰雪大赛最佳贡献奖。长春机场以直面问题的态度,团结多方力量,攻坚克难、不畏严寒,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乘长风破万里浪,凌青云啸九天歌。长春机场将继续夯实基础,完善运行体系、突破运行瓶颈,全面提升航班放行。坚定不移落实民航总体工作思路,贯彻“服务地方发展、服务航司运营、服务广大旅客”的核心宗旨,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增量中提品质,积极联动多方力量全面推动航班正常工作,书写吉林机场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纪秋玲 田媛媛
图片由吉林机场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