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人才薪火相承 “吉剧研修班”结项!_世界实时
(相关资料图)
吉剧诞生于白山松水之间,见证了东北的岁月演变,承载着黑土地的风土人情。吉剧人世代相传,潜心笃志,薪火相承,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然别具一格,尽显东北地域特色。为进一步为吉剧储备人才,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吉剧研修班”日前在吉林省桃李梅大剧院举行结项演出。
研修班于2022年11月15日在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开班,本项目培训师资力量雄厚,邀请到了诸多来自北京和吉林省的戏曲表演与理论、非遗等方面专家。授课形式多样,课程涉及东北地方戏曲知识、剧目指导、舞蹈编排及文化讲座等。来自吉林省各地区的25名传承人认真上进,通过本次研修培训,表演技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吉剧经典剧目的掌握更加深入,真正达到了拓宽眼界、提升学养的目的。
本次结项活动上,著名吉剧表演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剧)传承人霍福庆、安静芳、马士杰、梁学华等多位老师与戏曲学院师生共同观看演出。
演出由传统戏和原创小戏两部分组成,有吉剧传统经典《桃李梅·闺戏》《包公赔情》选段、《燕青卖线·盗帖》,更有吉林艺术学院原创小吉剧《长白儿女情》和观众见面。剧目选排有传承也有发展,原创小吉剧《长白儿女情》是本次结项汇报演出的亮点所在。《长白儿女情》的原创编排体现出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着力营造吉剧健康生态,不断推出原创吉剧精品的勇气和决心。原创小吉剧《长白儿女情》讲述的是清乾隆年间,长白山下蹦蹦艺人“梦生”与打牲乌拉总管之女“依儿哈”二人经历重重考验,最后修成正果的故事。整部剧充分突出了吉剧艺术个性,又紧紧把握住了以歌舞演故事这一戏曲的根本特征。整体节目具有传唱度和戏剧性,非常贴近东北民间艺术的形态,喜闻乐见的幸福结局也会引起观众心中的共鸣,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观赏性。同时,戏曲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师生负责整场演出的道具制作,戏曲编导专业师生负责演出的文案宣传、摄录与视频制作等工作,这既是一场生动鲜活的专业实践,也是一个专业互通互融的良好契机。
此次培训既为优秀吉剧表演人才在艺术研究、舞台表演方面充了电,同时也对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促进吉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我省文化自信自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