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终端来赋能 乡村振兴小店旺
近日,走进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清面村的万家和超市,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大红灯笼挂在店门两侧,店里的饮料堆头比平日高出两层,货架上整齐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年货礼包应有尽有,生鲜冻货品类繁多。前来购物的村民莫姐仔细挑选着货品,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这里东西很多,环境也不比市里的超市差,往年我要去赶镇上的集市,今年的年货我都在这里买的。”
(相关资料图)
半年前,跟现在整齐敞亮的样子截然不同,那时的万家和超市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乡村杂货铺,店铺招牌老旧不堪,烟柜货架晒得发黄,满满当当的商品杂乱无章。转变来自“丹八桂”智慧零售终端的赋能。“我非常荣幸能加入‘丹八桂’,现在村里人都说我的店比市里的店还舒适,在村里特别靓眼。”万家和超市老板邹宪吉满脸幸福地分享着自己店铺华丽变身后的感受。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美丽蓝图,全面开启“丹八桂”智慧零售终端建设新征程,带动农村零售店铺积极转型、提质升级,成为农村市场主体中发家致富的引领。
靓面子,重塑乡村零售良好形象
2022年4月,30多岁的邹宪吉在烟草部门客户经理的组织下,参观了邻村的一家“丹八桂”智慧零售终端。这一看,让邹宪吉意识到,除了比别人的店面积大点,自己的店铺在清面村确实没什么其他优势。随即他就有了要改造店铺的念头:“铁皮棚的门头太老旧,店里的货也太杂乱,想改一改,但无从下手。”
当时,一得知邹宪吉要改造店铺的想法,客户经理就开始张罗起来,一边详细了解邹宪吉的具体想法、资金预算、未来规划等,一边跟市场部的终端管理员对店铺盈利提升潜力进行分析测算,同时根据店铺实际布局、经营习惯和消费特点,反复与邹宪吉沟通了10余次,最终制定出了店铺改造方案。
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改门头、装吊顶、换货架、摆商品,经历了一个月的改造,万家和超市焕然一新。店铺内部,按照实际面积和形状设计了动线,商品分类清晰,陈列饱满整齐,180平方米的店铺安装了中央空调,既解决了平房夏季炙热的问题,又美观实用;店铺外部,“乡村振兴店”的铜质牌匾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橙、白、绿三色相间的店招在村道上引人注目,一抹“烟草绿”与周边的民居、田园交相辉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在贺州市平桂区,与万家和超市一样因为加入“丹八桂”而升级改变的,还有46家农村零售店铺。
厚底子,拓宽乡村零售盈利渠道
“今天给大家推介的是我们的清面特产——葛粉,不仅口感润滑,而且生津止渴、解热除烦、美容养颜……”在万家和超市的一角,邹宪吉和烟草部门客户经理在进行农产品销售直播,着力把店铺打造成“电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新平台。
开展乡村特产直播带货,是2022年烟草部门联合“乡村振兴店”做出的一项新尝试。清面村一直以来有种植葛薯的传统,葛粉也是近年来当地开发出的特色农产品。店里虽有葛粉在售,但销量不佳。线上渠道的开拓,让邹宪吉体验了一次“新零售”:“没想到不进店也能成为我店铺的客人,现在开店要走新路子才行。”
为店铺引流的着力点不止一处。“我们积极对接乡镇政府、村委、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乡村振兴店’争取作为相关部门富农政策的宣传发布点、联络点,指导店铺增设宣传展板,发挥店铺的信息交互功能。”贺州市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局长(经理)邓文君说。万家和超市的门口,多了一面崭新的宣传栏,上边张贴了村委发布的有关缴纳社保的通知。
“我还听取烟草部门的建议,申请加入了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和‘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提货点,方便村民缴纳社保医保和网上购物。”邹宪吉说。除了金融业务和寄递业务,万家和超市里还增加了便民服务设备,如无线wifi、茶桌、日常药品、雨伞等,“为进店的客人提供了便利,村里人都说不错。”
强里子,打造乡村零售信息化内核
从杂货铺变成超市,信息化是内核。“优化农村零售生态和消费环境,我们给乡村零售终端装上信息化系统,这样就能实时了解店铺的经营情况,从而更加合理调配资源,更加精准地给予经营指导,这样就让农村零售终端建设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邓文君说。
目前,平桂区的“丹八桂”智慧零售终端都是推行“全商品扫码、全店铺管理、全方式支付”的店铺管理模式。使用店铺云POS信息系统、扫码枪等设备后,所有商品扫码销售、库存实时盘点,店铺经营数据即时可查。
为了帮助乡村零售店主加快适应店铺信息化的要求,烟草部门针对系统使用定期开展线下“一对一”教学,开设零售“云课程”,还邀请零售户内训师与乡村零售店主进行同行之间的交流。2022年下半年,烟草部门组织零售户内训师送课下乡28场,覆盖所有“丹八桂”智慧零售终端。(温超婵)